春节美食 | 鱼:美好从“鱼”开始 让牛年赢在起跑线上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心里有光,慢食三餐。
如果说语言是心灵的传达,食物就是心脏的律动,作为一年复始的“新年”,对食物的考究更是不可忽视。
朝暮与年岁共往,牛年春节如期而至。
狐椒文旅推出节庆美食之2021春节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美食榜单,每天推荐一个美食,让牛年赢在起点,美好从口到胃焕然一新。
因为生活值得,所以孜孜追求。
跟着狐椒文旅,从牛年春节开始,去做自己的生活家。
各个民族都需要一个符号,让自己有记忆,让别人有印象。从古代图腾符号,到当下品牌吉祥物,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符号崇拜,文化以物质为载体,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传承。
民间俗语有言:无鱼不成宴,逢年过节餐桌上必有鱼。年夜饭时,“鱼”也是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吃的是口齿生津,求的是年年有余。
过年吃鱼的习俗起源于原始对鱼的崇拜。在除夕年夜饭中,鱼除了象征年年有余的吉祥意义外,还有隐秘的镇邪意义。早在汉代画师所绘门上的扣环,唐代的屋门、柜门、箱门等,都盛行鱼形拉手,以示镇邪的功能。
在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通常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而在古代汉族传说中,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后人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功成名就之事。过年吃鲤鱼,鲤同“礼”谐音,意味着大吉大利。
“年年有余”是我国传统祈福中较具代表的语言之一,年年有余的图画则是传统的吉祥符号,图中要有莲花或莲藕,有鱼,即“莲连有鱼”,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不论南北,我国传统的年夜饭或重要节日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鱼,而且通常是全鱼,加工烹制后鱼体要求必须完整,寓意家门人丁兴旺,家人健康,家境昌盛,代表着“年年有余”的寄托。
年夜饭上占据餐桌C位的一般都是整鱼。
新年摆鱼也有讲究。鱼端上桌时的摆放,讲究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一般来说,鱼是宴席上的最后一道菜,年夜饭上的鱼不能全吃掉,以表达年年有鱼(余)的祈愿,有些地方要留下鱼头和鱼尾到明年(即年初),预示新的一年“有头有尾”。
如果说春节是一场盛大的仪式,新年礼则是中国人过节的重要符号,它们是新年必不可少的温馨,寄托了对亲人朋友的牵挂和新年殷切期盼。
年年有鱼,除了传统的吃法,在牛年有什么新的特色呢?
激动人心的全鱼宴
一年工作生活三百六十五天,酸甜苦辣各有其味,但令人难忘的便是团圆欢聚时的味道。
为了追求好兆头,各地推出全鱼宴。
十菜一羹,一桌鱼香百味鲜 。鱼宴以鱼的各个部位为材料,煎炒焖焗汤羹油炸凉拌,手法巧,刀工劲,火候足,吃法酣畅淋漓而不失精致。
虽然都只是鱼,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相和千变万化的味道,让人吃之久久无法忘怀。
年年有鱼文创品
千千万万的“鱼”类,总有一款是文创。
星巴克的牛年锦鲤马克杯可以说是大家的最爱了,集颜值与意义于一身。
过年总是少不了一些装饰品,这些关于“年年有鱼”的摆件让人眷恋不已。
复古色调与高贵黄搭配,典雅气息扑面而来。
创意手工
连年有鱼。新年不仅要把鱼吃到嘴里,吸进满满的好运和福气,还要手里握住满满的福气。
组织的关于“鱼”的绘画大赛,让吉祥通过画笔,传递到全国各地。
画,除了能用笔画出来,还能剪出来。
用红纸画出鱼戏莲叶间的美妙场景,好运气从年头到年尾,连连不断。
老北京吃鱼——炖鱼
以前炖鱼好多都是把两三个鸡蛋磕到一个大碗里再把已经处理过的鱼,剁成几大段裹好了鸡蛋液先是“嘶啦”一声下锅开炸
前下锅炸时候,那股味道就特别好闻在下锅的瞬间,香味儿更是炸裂开来春节到点儿一做鱼,整条胡同都飘着香味尤其是这炖带鱼!一道炖带鱼,满是北京人心里浓浓的年味儿!
东北人吃鱼——得莫莉炖鱼
哈尔滨得莫利炖鱼,来东北必吃的菜,做法简单哈尔滨有个小村叫莫利,村里有人开了个小饭店招呼南来北往的过路人,把豆腐,宽粉,肥肉片白菜和松花江捞上来的大鲤鱼一起炖,嘎嘎好吃后来就老出名了,很多人都慕名而去为了吃顿鱼。
江南人吃鱼——腊月十二青鱼要吃尾
青鱼是一年中农历腊月十二湖鲜时令佳品,过年时节家家必备一条青鱼,喻为年年有余。青鱼在苏州话中叫做“棲鱼”,谐音与“聚”相近,意为“团聚”意思,因此深受大家欢迎。
著名苏帮菜式“青鱼甩水”,用两条青鱼尾巴,洗净,肉厚的地方横剖开,再切两刀,尾巴不要斩断,使尾巴呈扇形展开。成菜时,颜色呈酱红色,鱼肉肥嫩,鱼尾肥腴,咸中带甜。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