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地冷清收场:常住人口暴涨超700万与楼市供求矛盾尖锐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焦点研究院 · 土拍研报
主题:关注5月13日广东深圳首批集中供地挂牌出让情况
城市:广东省深圳市
研究员:岳微 回洁钰
声明:研究成果归焦点研究院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引用和解读。
与同为一线城市,已经挂牌出让的北京和广州相比,2021年深圳首批居住用地集中供应的出让规模和成交结果显得乏善可陈。
根据焦点研究院的统计,深圳首批集中供地仅涉及6宗地块,面积36.18万平方米,约合542亩,建筑面积91.00万平方米。这样的规模,与广州首批集中供应的48宗地块、面积393.6万平方米,杭州的57宗地块、面积301.8万平方米,以及重庆的46宗地块、面积752万平方米相比,相去甚远。
此外,成交方面,仅有的6宗地块全部成交,但成交价仅138.44亿元,成交单价2550万元/亩,成交楼面价1.52万元/平方米,这样的地价水平和前述城市相比,亦显得波澜不惊。房企方面,6宗地块参与的房企较多,但仅有龙光、佳兆业、中铁十四局,以及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四家房企获取地块。
出让前市场的强烈关注与出让的平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在这背后,则是深圳市场当前的僵局。
调控政策层出不穷 深圳市场“受伤最深”
焦点研究院注意到,深圳首批集中供应的地块,分布在有限的五个行政区,分别是南山西丽留仙洞、宝安尖岗山、龙华民治油松、光明凤凰城和深灿合作区。但较受关注的罗湖、福田、龙岗、坪山、盐田和大鹏等六个行政区没有地块供应。区域上的冷热不均,“当供不供”的局面,是房企参与意愿寥寥,地块出让乏善可陈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近期以来,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上“受伤最深”的城市便是深圳。综合此前已经出台的历次调控政策,深圳已成为当前全国市场管控最为严格的城市,尤其是住房限购政策,从限制家庭因结婚而进行的房产转让,到限制家庭因离婚而进行的房产分割,无所不用其极。而对于非本地户籍购房需求,限购门槛则直接上升至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五年。这样高企的门槛,令购房需求望而却步。
更为重要的是,深圳市场的管控还涉及到了涉房贷款和二手房交易两个层面。一方面,“深房理”事件令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成为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深圳市场专项整治的重点,此前深圳市场游资炒作盛行,违规资金相对充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源头遏制资金违规流入,对深圳市场的降温作用立竿见影。
另一方面,深圳出台了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对全市3595个小区的二手住房成交价格进行“指导”。政策出台较为严格,也令二手住房的交易热情大打折扣。
市场交易降至冰点,人口暴涨需求汹涌
层出不穷的调控政策,使深圳取代长沙,成为全国市场调控的样板,也使深圳市场的交易规模几乎降至冰点。根据焦点研究院的统计,2021年排名前列季度,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2万套,环比下降8.1%;面积198.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6.9%。进入4月,深圳市场的降温趋势更加显著,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仅3502套,环比下降34%;二手住宅成交降至5000套以下,创下近一年的新低。近期,焦点研究院观察到,深圳市场新建商品住宅的周成交规模已不足1000套,这样低迷的状态,显然是政策连续叠加,调控严厉打压之后市场的正常反应。
然而,正常背后亦有不正常的表现。深圳是全国一线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政策红利丰厚,城市空间巨大。深圳常住人口吸引力极强,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深圳市常住人口1756.01万人,叫十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规模,增加713.61万人,上升68.46%。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相比,仅一年时间,深圳市常住人口便增加超过400万人。这势必带来居住需求的井喷,也与当前深圳市场供应相对紧张形成了鲜明反差。近期有媒体报道,深圳市场的小产权房交易相当活跃,也招致行政力量的严厉打击。然而,在小产权房交易活跃的背后,除了游资炒作的力量外,亦有无处安放的购房需求影响。
长期以来,深圳市场的供应规模有限,供求关系矛盾较为尖锐。根据焦点研究院的统计,过去十年,深圳市的居住用地成交面积仅431.5万平方米,在全国纳入统计的103个城市位居末位。在深圳城市快速崛起,城镇化率大幅上扬的背后,是供地格局的亟待破局。深圳全境近400平方公里的面积,由1017个股份合作公司掌握,合法不足100平方公里,可用于开发的的净地更少,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用于产业和城市配套。尽管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房企深耕城市更新项目者极多,但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周期长、供地难度大,对当前亟待供应增加,缓解供求矛盾的深圳市场而言,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此次深圳集中供地,尽管交易波澜不惊,但相关部门已表态,将在后续进行的第二批和第三批集中供地中,加大地块供应力度,缓解市场供求矛盾。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和观点。本文著作权归搜狐焦点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文时,请注明来源。获得转载授权请联系:focuskf@vip.sohu.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