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价太亏就放弃!" 二手房挂牌一年难卖,南京业主试水“以旧换新”买婚房

焦点财经Focus 2024-05-31 10:35:5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评估价如果不满意,订金2个月内退还。”

出品 | 搜狐地产&焦点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这个活动对我而言,毫无吸引力!”

5月25日,广州市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开始落地,虽然首批122个楼盘参与,被称为一线城市最大规模,但林甫并不准备参加。

他仔细研究过规则,广州与深圳的“换馨家”活动很相似:先与房企签认购协议,缴纳新房定金,并设定不少于90天的“解约保护期”,锁定意向房源,中介机构优先推动加快旧房出售。

若旧房售出,按约完成新房交易;如未售出,房企无条件退定金。

但在林甫看来,当下是买方市场,卖家时会经受各种“屠龙刀”的折磨,签订了“以旧换新”协议,卖房压力会剧增,从而降低心理预期,甚至会低于原心理预期的价格出售。

”如果我签了协议,缴纳了新房定金,就会与家人多次前往新房看环境,家人会畅想以后的新房居住环境,无形间就会产生‘早点抛售旧房,尽快入住新房’的心理。“

“若旧房迟迟无法卖出,对于买家的砍价,我可能会觉得能忍就忍,能退就退,心理预期价位就会被拉低。“林甫解释道,若不能早点处理掉旧房,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指责,这样压力就来了。

有此担忧下,他决定放弃“以旧换新”的置换路径。但如果政府先按市场价购买旧房,将房款给到卖家,或者以房票形式支付,他则很愿意参加。

对于其它城市的“以旧换新”模式,林甫也有耳闻,不乏政府下场收购的案例。

“二手房难卖,做首批试水的人”

林雅便是“以旧换新”的参与者之一,她所在的城市南京,便是由地方国企收购。

4月28日,南京安居集团启动“以旧换新”试点,收购主城六区符合要求的二手房,林雅在网上迅速提交房源核验,4月30日下午便前往售楼处咨询、看房。

按照流程,提交旧房物权核验后,安居集团会随机抽取3家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期间换购人可以挑选意向购买的房源,并办理报名手续。

首批试点限额2000套,可置换位于建邺区、栖霞区、江北新区、江宁区、秦淮区、溧水区的14个新房项目,均由南京安居集团开发。

林雅看准了建邺区一个新房项目,位置处在核心区地段,但销售已处于尾盘状态,仅剩两三套房源,基本是顶楼或底层,所以没有专门的销售跟进,多次更换销售后才完成对接。

看房当天,林雅便签了认筹协议,并交付2万元订金,锁定了一套顶层房源。销售告诉她,她来前一天就预定了不少(房源)。

据南京安居集团透露,截至5月20日,“以旧换新”活动初审符合条件的登记约3430组;案场累计来访约2230组,缴纳新房意向认筹金的换房人515组。此外,首批次100套房源线下验房、评估结果出具等工作已经完成,有52组确认成交。

“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其中一组,因为我家还没有上门评估,但肯定是首批‘试水’的人,活动第三天我就交定金了。”林雅讲道,可能补交的房屋材料晚了几天,所以还没轮到。

等待20多天后,林雅终于接到了电话。

5月26日上午,安居集团与三家评估公司共同上门,对旧房所在楼栋层数、房屋面积和朝向等问题,进行详细了解。

“三家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登记册,会记录一些房屋信息,还拍了一些视频与照片。但登记册上没有主观建议,是可以给房主看。每一家的工作人员,最后会把登记册给你确认签字,还有一份确认函也需要签字。”

“一定要记得把电梯、装修等基本信息,向工作人员说清楚。” 林雅强调道。

据搜狐财经了解,评估机构是安居集团遴选信用好、业务强的机构形成名单库,邀请换购人随机抽取3家,分别对旧房价格进行评估,最终取排序中间的评估值作为最终收购价格。

评估完成之后,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林雅,会对旧房价格进行综合评估,也会参考同小区的成交价,一般8至10天出结果,届时会通知她去售楼处现场启封。

“是否换购,评估价成关键”

“以旧换新”活动,成为林雅能不能买到新婚房的关键。

她的旧房并不属于“老破小”范畴,面积125平,是2007年的次新房,但挂牌一年多以来,一直卖不出去,如今挂牌价为255万,是同小区单价最低的房源。

“前年要是出手,能卖300多万,现在挂牌200多万也卖不掉。”

在她看来,南京“以旧换新”活动,更是适合那些二手房难以出手、又着急的折现的人群,急于换婚房的刚需人群,以及有多套老破小需改善的群体,因为活动支持多套房换一套。

“我们准备结婚用,如果评估价比较满意的话,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林雅说道

即便选的是顶层,但她也能接受,因为现在换购的价格,相比于开盘价格还便宜。“不像网上说的那样,要换的新房没有折扣,是有一定折扣的,我定的那套差不多9折。”

“但具体价格还是要到现场谈为准,不同盘和房源不一样。”

“我本身的预期也不是特别高,就是很着急要卖。所以,我觉得(评估价)250万左右就能接受,我觉得也就是这个价。”她分析道,现在只能跟自己的预期对比,周边小区没有人参加,没有参照,只能等结果。

就在等待评估期间,她也陆陆续续听到不少消息,稍早一批评估的已经出结果,有在中介平台挂牌150万的“老破小”,评估价180万;也有人告诉她,评估价比预期低。“现在还不好讲,也不知道。”

有两位已出评估价的参与者向媒体透露,评估价合理。其中一位说,评估公司给出的价格,比中介给的价格高出了45万;另一位已签约者也说,虽然评估价低于心理预期,但仍高于中介给出的价位,可以接受。

对于自家旧房的评估价,林雅很期待。

“如果评估价满意,就决定换;如果没达到预期,我肯定不能太亏,否则就不划算了。旧房最多换200多万,要买的新房600多万,如果评估价给的很不合适,就不准备换了。” 林雅讲道。

对于已经交付的订金,她则并不担忧,评估价如果不满意,按照活动规则,订金1-2月退还。

如林雅一样,等待评估结果的人不在少数。5月27日,她建了一个“南京以旧换新交流群”,到5月30日,群内人数已达76人,当中有即将要参加的、即将入户评估的、等待评估结果的,还有已经完成换房的。

他们均是首批试水的人,相互分享信息,更重要的蹲别人的旧房评估价。群内不时会有人说“要是房子好卖,也不会参与以旧换新”、“关键是评估价,价格太低谁愿意换”、“新房有优惠吗”。

不仅是南京,其他城市也正出现越拉越多的试水者,武汉“以旧换新”首个成功交易案例发生于5月13日,长沙首个成功案例于5月22日诞生,无锡首批次超过40位换房人完成交易……

“如果有政府参与,可能作用更大”

自4月以来,“以旧换新”成为楼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监测数据,截至5月27日,全国已有超7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随着“517”楼市新政出台,越来越多的城市加速推进“以旧换新”的落地细则。

从各地 “以旧换新”落地来看,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中介优先售房”模式,房企联合中介机构对旧房优先推售,若一定期限内旧房售出则按流程购买新房,如广州、深圳和上海;

二是“旧房收购”模式,由地方国企下场收购旧房,售房款用于购买指定新房项目,如南京、郑州和扬州;

三是“购房补贴”模式,政府对于出售旧房、并在一定时间内购置新房给予流程便利、契税等一定补贴,如南通和常熟;

四是“旧转保”模式,存量房屋持有人通过将旧房转为保障房交由政府统租,获取一定年限租金,用于购买新房,如肇庆。

招商银行研究院在研报中指出,各地推进住房“以旧换新”活动,但存在“旧房”评估难的问题,最终效果有待观察。从各类模式对成交的推动力度来看,政府旧房收购模式>中介推盘模式>税费优惠模式。

但在实操中,“以旧换新”的主要矛盾点集中在二手房评估价,为促进“旧房”售出,不管是中介推盘模式还是政府旧房收购模式,都倾向将评估价压低。因此,截至目前对成交促进效果总体不大。

平安证券也指出,整体看,单城试点规模及推进效果有限,其中南京首批试点限额2000套,有效登记3044组,新房意向认购365组,表现相对突出,主要与试点规模较大、收房条件较少、评估价格公允、新房区位品质不错等因素相关。

针对“中介优先售房”模式,有实际参与的项目人员告诉搜狐财经:“政策效果不大,很鸡肋。” “比较虚,包装出来的。” 另一位房企人士则说道。

某地一位房协内部人士向搜狐财经分析道:“个人认为协会参与形式大于实质,如果有政府参与可能作用更大。” “一言难尽!”当再次问及他所在城市落地效果如何时,该人士如此回答道。

(为保护隐私,林甫、林雅均为化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