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收缩自救:行政费用一年降6成,高管配车内部竞拍用于化债

焦点财经Focus 2023-12-19 18:17:4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00多个区域公司缩减8成,行政开支砍向高管体检报销与食堂。

出品 | 搜狐地产&焦点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编辑 | 吴亚

从杨惠妍致歉,再到“砸锅卖铁”的表态,碧桂园(02007.HK)的自救已行至深处,今年行政开支削减近6成,区域公司收缩至21个,“打工皇帝”莫斌的薪酬甚至降至月薪1万。

年初之时,碧桂园对2023年的发展期望是打好“翻身仗”,却不曾想也出险陷入危局,自8月发布 “自救公告”以来发生了诸多事件。

中国平安(601318.SH)清仓碧桂园、退出二股东,惠达卫浴、亚士创能和帝欧家居等产业链企业隔离风险,或停止向碧桂园供货,或通过工抵房降应收款,已经走向独立的碧桂园服务也被拖累。

12月18日深夜,碧桂园服务(06098.HK)公告称,因兄弟公司碧桂园欠贸易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拨备18亿元至23亿元,再加之并购导致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计提14亿元至18亿元,2023年净利润预计将减少32亿元至41亿元。

上半年本已重启拿地的碧桂园,土地投资再次停滞,项目骤减之下,多个高管跟投平台相继“易主”,当前主要是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一边守“保交付”生存底线,另一边应对债务。

如大多数出险房企一样,碧桂园也不可避免的出售资产以偿债,从12.9亿出售其广州亚运村股权,到杨国强卖私人飞机,再到亏本转让万达商管股权,曾经的“宇宙房企”正在收缩自救。

收缩与降薪

两年前,碧桂园区域公司达106个,彼时其将国内区域由70多个裂变至100多个,地产形势急转后不断合并,2022年初缩减近40%区域公司,涉及区域总裁级别70多人。

2023年进一步收缩,为了减少人力资源开支,从3月的58个区域缩减至29个,6月缩小为28个区域,12月再次调整组织架构,合并14个区域为7个新区域,区域个数降为21个。

一次次收缩下,碧桂园的员工人数在骤减,2022年减员30773人,2023年上半年再减少减少11795名员工。

董事和高管的薪酬,也不断下调,总裁莫斌的年薪从2022年的1500万元,调整为300万元,如今又从300万元下调至12万元。而在2021年,这位“打工皇帝”的总报酬高达1.92亿元,2022年总薪酬仍领到956.3万元。

不仅是莫斌,碧桂园2023年高管薪酬较2021年下降86%,当中包括总部副总裁、职能中心总经理及以上高管、区域总裁。

杨氏家族成员也在主动降薪,杨国强的二女儿杨子莹年薪由200万元下调至12万元,杨惠妍与涨幅陈翀年薪从37万元降至12万元。

据悉,碧桂园已取消所有高管配车,包含这些配车在内的所有集团公车,正在通过内部公开竞拍与对外工抵化债等举措进行资产盘活。此外,包括高管体检报销、高管免费食堂等待遇也均予取消。

通过削减行政费用开销,碧桂园2023年行政开销较2021年降低近6成。

自救进入深水区

一位接近碧桂园人士此前告诉搜狐财经:“12月的调整,主要是进一步提升组织与业务的适配度,推动管理扁平高效,可用资源协同互补,优秀人才人尽其能,全力确保‘保交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约50万套,距离原先规划的70万套差距较大。在12月的管理会议上,杨惠妍说,2024年碧桂园交付量预计超过40万套,数量仍然庞大,未来的12个月,交付挑战会进入深水区。

莫斌说,“保交付”是碧桂园的生存的底线,这也意味着碧桂园的自救,进入了深水区。

碧桂园的管理层与财务部门,近期进行过一轮敏感性模拟分析,保守计算下,只要碧桂园存货资产正常销售,即使不买地、税收没有减免、不考虑“一体两翼”的新增贡献,未来十年仍将持续保持正资产。

这个分析结果,增强了杨惠妍修复碧桂园资产负债表的信心。从2023年上半年财报来看,碧桂园资产大于负债,净资产超2500亿元,还有权益土储约7800亿元。

但对于碧桂园而言,当下存货资产能否正常销售,是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今年前11个月,其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1674亿元,自8月宣布自救后,单月销售额均不足100亿,9月至11月销售额均维持在60亿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碧桂园11月权益销售额为61.1亿元,而在2021年同期数据为413.5亿元。

如今临近年关,碧桂园正在紧抓12月销售关键节点,加大现楼去化,调动全民营销,促进现金的回笼;同时也在提前筹划春节返乡的供货及销售安排。

境内外债务“闯关”

在碧桂园的账面上,本还有1306亿现金,但这笔钱已被其“专款专用”,优先用于保交楼,这也令其在债务的应对上捉襟见肘。

12月13日,本是“22碧地02”和“22碧地03”付息日,这是“央地合作模式”民营房企融资支持试点项目,碧桂园地产在深交所发行,分为两个品种,发行规模合计10亿元。

同时,这也是碧桂园8月针对境内债重组的“漏网之鱼”,彼时碧桂园对旗下11只境债券停牌并重组,另外9只债券均已经成功展期,涉及金额约147.02亿元,仅剩 “22碧地02”和“22碧地03”。

付息前两日,碧桂园公布“22碧地03”回售结果,有效回售申报数量为0张,回售金额为0元,撤销回售数量为0张,撤销回售金额为0元;此次撤销回售后,剩余未回售债券数量为200万张。

对于“22碧地02”的回售情况,碧桂园则未言明。付息前一日,市场还担心该笔境内债务会否实质性违约;但就在当天晚间,碧桂园宣布 “22碧地02”债券持有人回售结果,回售部分债券的本金及利息已足额支付,有效回售金额为8亿元。

根据公告显示,碧桂园地产决定不对回售债券进行转售,“22碧地02”将于12月14日于深交所摘牌。有接近资本市场人士透露,碧桂园兑付“22碧地02”本息的资金,便是来源于其出售珠海万达商管股权所得。

这两笔境内债的的“闯关”,彻底消除了碧桂园境内债的违约担忧。但境外债务的重组,依旧没有迎来实质性进展。根据其出售万达商管股权时表述,珠海万赢或万达方30.69亿元的赎回款净所得,其将用于境外重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