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主讲:乡村振兴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

狐椒微课堂 2021-03-24 10:23:1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乡村振兴是通过产业兴旺和农村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来带动和提升了乡村价值和重拾农业的多功能性。

本文为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洞见学院首席顾问李季主讲,洞见学院-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三期“乡村振兴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文字实录(上)。

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振兴的困局.mp3来自北京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00:0009:06

今晚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乡村振兴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一位特别嘉宾: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中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辉女士,刘辉书记会和大家分享中都街道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中的实践经验。

乡村振兴的国际背景

近年来,粮食和种业安全国家高层非常重视,这是国家的安全底线。未来30年里,淡水和食物的缺乏将会在世界上制造更多冲突。全球大约25%的农地已经由于过度耕作、干旱、污染等原因严重退化。从今年两会期间的报道我们了解到中国现在可适于人类耕种和居住的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但人均耕地面积仍处在世界中下水平,美国93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可适于人类耕种和居住的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在本世纪,与粮食、淡水及农业相关的科技,是未来各国竞争必须掌控的产业资源和技术。

目前国际上对未来几十年最乐观的预测也指出,主食谷物的价格将会提高30%,如果全球气候变化、需求以及资源管理的失败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主食谷物价格提高100%也是可能的。2045年,全球超过40%的人口将会面临缺乏水源的问题,而这一切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科技。

海水淡化、微型灌溉、污水回收、雨水收集等科技将会减缓人类对淡水水源的需求。基因改造农作物以及自动化将会允许农民使用更少的土地来出产更多的食物。食物和淡水将会成为新的科技热点,也会成为新的冲突爆发点。

乡村振兴是构建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今天的分享分为五部分: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振兴的困局二、城乡三产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关联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五、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协同路径

1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振兴的困局

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仍然明显,但城乡融合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2005年的3.2下降到了2020年的2.56,但特别悬殊差距依然较大,相差26703元,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仍任重道远。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一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和谐美丽,成为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过程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工业反哺农业的局限性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世界发达农业国家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但工业反哺农业存在工业继续汲取农业产业利润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也是克服我国目前小农户经济模式分散、抗风险能力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力途径。

“小而全”的小农户,全能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本无力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更缺少畅通的渠道获取市场资源,在今天这个背景下初级的农产品经过加工、流通等产业环节后会获得更大的增值空间,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机遇。

2.城镇支持农村的局限性

企业投资农业农村要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在城市经营第二、第三产业。国家引导资本下乡对当地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加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这是一产和二产的融合,一二三产的融合将会形成第六产业。工商资本是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重要的发动机和推动力,避免“跑马圈地““圈而不种”,防止乡村中出现过度的“房地产化”和“文旅化”。

3.城乡融合发展的局限性

由于农民自身技术水平较低,农村地区大多劳动力未能满足工业企业、服务企业对技能的要求。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扩大,导致地价不断上涨,农村耕地不断减少,农村中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农村工业企业中,导致“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两难局面。在这方面国家在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一些民间智库等都做了先导性的工作和模式尝试。

2城乡三产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

城乡三产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mp3来自北京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00:0006:55

国家关于“三农”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战略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一二三产融合放在整个国家发展背景下,乡村价值被重新审视,粮食安全视角发生变化,农业的功能也应重新定位。如何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平等对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粮食保障功能之外,乡村如何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越来越多样化的需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经变成近郊游、近郊都市观光农业和近郊乡村休闲以及城市休闲重要的发展区和承载区。

1.农村农业发展维度的价值取向

城乡三产融合能够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当前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技术三要素的资源约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因,表现为土地资源有限与耕地质量持续恶化并存、农业劳动力过剩和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农业技术和资本供给不足与投入成本增加并存。乡村振兴战略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方面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重拾农业多功能性,将就业机会和产业融合收益留给农民,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年以来,清大文产每年考察170-200个乡村,中国的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变,农村的外部环境和公共治理方面都得到极大改观,今后更大的变化将会出现在科技、技术、产业方面,只有这些方面和乡村振兴融合才能催生出未来乡村发展新的产业模式与商业模式。

2.国家战略维度的价值取向

城乡三产融合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对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新定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城乡关系递进发展的必然,乡村振兴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承载着推进城乡之间要素融合、空间融合、生活方式融合等多维度深层次融合的历史使命。

城乡三产融合有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农村现代化滞后的现实是短板所在,我国的农村人口至2030年仍有4.5亿左右。1960年日本农业人口占到日本国民的80%、美国是60%,今天日本和美国的农业人口已经微乎其微,在未来的15-20年,乡村人口仍然会向中心城市聚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和城市群迁移聚集,乡村和农业如何发展?这就要靠科技和产业来发展农村农业。

3.国际经验维度的价值取向

“城市优先———振兴乡村———城乡融合”是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践得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多国实践表明,把握城乡发展政策调整的战略性时机,及时制定农业农村保护性发展政策,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尤为重要。这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重要背景,我们不能走其他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及时汲取经验教训打造乡村振兴的中国模式。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14亿的大国,未来实现现代化以后城乡将是怎样的格局?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到底是什么状态?人口从西部向东部、从北向南的集聚、从三四线城市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迁移和定居,是未来国土空间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和趋势。

3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关联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关联.mp3来自北京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00:0007:10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的出路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要把握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直面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在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 两者表现出战略目标的内在统一。

1.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产业兴旺从粮食安全、生态环保、农民增收、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方面保障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粮食是国家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底线。现代农业兼具满足绿色安全食品、生态休闲、农事体验等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多功能性。产业兴旺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5.5亿左右农村人口提供生产生活的产业支撑。乡村兴旺要求优化现有乡村产业布局,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共同发力,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力与水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经济基础。

2.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产业兴旺的路径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民和本地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民的本地甚至本村就业,直接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产业延伸与融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业领域的创业创新机会,拓宽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空间。产业兴旺的核心在于有效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农业产业因其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供求缺乏经济弹性、市场刚需等弱质性,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一产,通过高效种植和特种养殖来提高农民收入,通过二产的加工和一产与高端服务业、旅游行业的结合在农文旅、农康养方面带来新的收入。

案例——河北隆化塑造农旅融合新品牌,带动“小草莓大产业”

目前,草莓产业遍布全国,不仅是隆化,河南七彩孟津高级田园综合体,其中很重要的产业也是草莓产业。起初,一位村民来到北京新发地市场卖水果,她从新发地水果的供求中看出草莓的需求量非常大,之后回到老家带动村民致富,当地的草莓产业已种植1万多亩,种植包销一体化,通过新发地市场销往北京周边及整个华北片区。

隆化的案列也非常典型,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位于京承出游黄金线上,在热河皇家温泉度假区内,曾经是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穷乡僻壤。而今其“八合一”融合发展独特理念:整合四季草莓、森林温泉、田园风光、特色餐饮、民俗展演等优势资源,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集中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草莓香草等特色产业,实现“美丽乡村+扶贫攻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农村电商+沟域经济+城乡统筹”八合一融合发展,形成河北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西道村草莓种植达到1100亩,全村一半以上耕地都种植草莓,彻底改变过去种大田、靠天收的传统农业结构。通过草莓种植,安置当地150余人,增收375万元。带动9个种植大户,以房屋入股增收13.5万元,农文旅的日接待能力达到8000人。

3.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目标内在统一

内在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新审视和拓展了乡村价值,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不强、农民不富、农村不美的境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经营主体基于降低成本与科技创新的双重动力,表现出吸纳新理念、新技术,及时收集市场信息的主动性,积极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重拾农业多功能性。

乡村振兴是通过产业兴旺和农村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来带动和提升了乡村价值和重拾农业的多功能性。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