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黄其森回顾2021: 不躺平,走正道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焦点财经讯 盼盼 3月2日,泰禾集团公众号披露董事长黄其森署名文章,回答了“2021年,泰禾是如何坚持下来的?2022年,泰禾又将有哪些变与不变?”等问题。
全文如下:
很多关心泰禾的朋友想知道,在过去的2021年,我们是如何度过的?我们是凭借什么坚持下来的?未来,我们有哪些变与不变?
回答这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回头看。实事求是地讲,2021年,泰禾走过非常不容易的一年。在整个行业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泰禾选择不躺平,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并为此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展现出强大的毅力和韧劲,赢得了多方的认可和尊重。可以说,在行业下行趋势中,泰禾稳住了局面,甚至稳中有进。
2020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泰禾成为全国排名前列批爆雷的房企,一度遇到流动性问题。为尽快恢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我们开始“二次创业”。
回望来路得失,上山路虽困难重重,但我看到了泰禾人的骨气,更感受到业主对我们的期待。经过一年努力,大多数的项目已复工、复产,债务重组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在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帮扶下,面对行业整体下行,内外部复杂环境的多重压力下,泰禾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自救之路,但越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越要沉住气。
当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地产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能“活下去”才是头等大事,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复工、复产,保交房、保品质。面对复杂局面,我们要沉下来,脚踏实地;要专注,心无旁骛;要精细化,抓重点;要转变思路,提高格局和站位;要主动出击,敢破局!
当下,我们应当深刻理解泰禾对品质、品牌坚守的含义,要深刻理解高端服务的核心价值,更要深刻理解中央对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深意。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泰禾一步步成为中式文化建筑的代表和旗帜,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产品和服务力上,这几年我们非但没有进步,反而是退步的。现在,我们远没有到可以歇口气的时候,还必须一边反思在哪里掉队了,一边继续保持精气神和紧张感,抢抓机遇,把握住泰禾的“窗口期”。
结硬寨,打呆仗!
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随着中央提出“双维护”以及近几个月监管机构和一些地方传递的政策信号,行业的“窗口期”俨然正在到来。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认识到,在“房住不炒”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整体调控基调不会改变,过去那种伴随政策回调而出现的市场全面回暖的情况不会再出现,我们不应对此抱有任何幻想。这个“窗口期”很短,稍纵即逝,我们要持续快速地行动,不能等、靠、要。因为,机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拼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去年9月,北京金府大院取得单月4亿的认购业绩。这一销售业绩的实现,凝聚着各方前期种种努力——如果我们没有先期主动与金融机构达成一致,没有先期提升产品品质,没有先期努力推进全集团的复工复产、保交付保品质来重塑各方信心,我们也就无法达成预期。反之,只要我们“绝不躺平”,有破局思路,我们就有可能抓住自己的“窗口期”。
最近很多人说,行业虽然整体下行,但感觉泰禾已经一步步走出困境,走得还不错。外界的鼓励,我们要感恩,但我希望大家明白,对于现阶段的泰禾来说,就是要不断解决难题,未来两三年,我们都需要真诚面对各方对泰禾提出的要求和期待。我经常说,如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那就站到客户的角度,一定会找到办法。客户关心什么?无非是“何时收房子”,“房子的品质如何”。那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我们要做的就是六个字:保交付、保品质。围绕这个目标,全集团的各项工作就要提速,就应该是迎难而上,“结硬寨,打呆仗”。
在自救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抓重点,避免“撒胡椒面”,看似都照顾到了,实则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不同区域、不同项目、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解决起来要有节奏、有章法。
去年上半年,我们先抓复工复产、重塑信心;复工复产逐渐平稳之后,开始着力销售,让各方放心;到第四季度,重点推进保交付、保品质。同时,我们在对业主的服务上开始不断升级,力争以全新的形象面对我们的业主和客户。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对于泰禾来说,品质和服务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做好眼下的点滴小事,才能赢得时间,赢得各方信任。
不躺平,走正道!
我们还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为何大家会说泰禾是一家有担当的企业?因为在行业动荡期,各方都在期待房企对业主、政府、金融机构的态度和动作。
泰禾的态度就是“不躺平”,而复工、复产,保交付、保品质就是我们的动作。一年多来,“不躺平”的信念始终贯穿在泰禾各区域、各条线的工作中,面对各种难题和复杂局面,泰禾人也逐渐开始从这次危机中找到方法和信心;在内部压缩层级,向管理要效益,特殊时期,所有管理干部必须“既拿手枪,又要拿冲锋枪”,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决策,而是要不断下沉、深入一线,要“听见炮火的声音”。对外,要坦诚沟通,不逃避,争取相关利益方的谅解。
有人说,泰禾是给地产行业做了一次压力测试的样本,而在我看来,不服输、敢拚的基因是泰禾应对危机的底气,坚持“走正道”则是泰禾的立命之本。我们多年积淀的产品、服务和文化这三样内涵价值,和新中式文化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困境中仍然追求匠心的精神是让泰禾获得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同业、媒体和业主等包容和支持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在如此艰难环境下可以重新站起来的基石。
泰禾的交房虽然迟到,但品质不会缺席。因为品质始终是我们的底线,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保证泰禾的交付品质,要达到甚至超出客户预期,这也是要表现泰禾对客户的诚意和歉意。
除了对品质品牌的长期坚持,泰禾自身的硬实力,也是支持其经受住考验并实现复苏的重要原因。泰禾战略布局长期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目前泰禾持有货值数千亿的土地储备,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和南京、苏州、杭州、福州、厦门等五大高能级二线城市。
这些土地储备不仅拿地时间早、成本低,而且具有规模大、密度低等得天独厚的稀缺优势,含金量非常显著。我们这一两年能够坚持住,还是因为我们自身素质硬。
变与不变
危机出现之后,我经常会反思过往的战略,也会反省这几年我们在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现在来看,危机对泰禾来说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全面革新的机遇期。我们要向内反省,从历史中总结教训;向外学习,吸取外界的创新思维。面对新局面,我们要放弃什么?坚守什么?我想,这才是泰禾选择追求“小而美、小而精”战略的根本逻辑。
泰禾未来发展战略方面,不变、坚持的是我们对于产品精益求精的匠心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需要改变是泰禾过往对于规模的追求。
可以说,泰禾选择“小而美、小而精”战略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是因为“小而美、小而精”需要有很强的产品力。如果还记得中国房地产市场曾出现的“欧风美雨式”的产品形态,就能看到泰禾这一路走来坚持新中式道路的必然原因。对于房企来说,产品力和服务力是获得市场认可的少有标准。而院子,作为泰禾最强的产品竞争力,就是泰禾区别于绝大多数开发商的独特标签,“谈中式必谈院子,谈院子则必提泰禾”。
其次是在布局上将更加聚焦和注重对城市文化的深耕。未来,泰禾的产品将聚焦北、上、广、深及南京、苏州、杭州,还有我的家乡——福州和厦门。在产品定位上,未来泰禾主要做“高端精品”;在规模上,300亿到500亿就够了。这9个城市都有强劲的经济实力支撑,高端市场需求旺盛,社会公共资源丰富,也是年轻人和高净值人群比较喜欢扎堆的地方。而且,泰禾在这些城市早有布局,项目资源优质,有得天独厚的品牌基础。
我相信,在未来,地产行业的竞争就是对城市深入程度的比拼。只有对“城市深耕”有深入的理解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凭借泰禾的产品力、服务力、文化力赢得先机。也只有做到“小而美、小而精”,我们的品牌才能深入人心,扩大影响。
从“高周转”“高杠杆”,到“精耕细作”,我们还要有对“工匠精神”的坚守。“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是一个企业对待客户的职业素养。在“房炒不住”的“旧时代”,大家喜欢“赚快钱”。但是在“房住不炒”的新时代,商品住宅回归居住属性,追求“高品质、高品味、高满意度”的企业,理所应当把“工匠精神”放在首要之位。
正在奋力从困境中抽身的泰禾决意告别“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去赴一场让业主满意、股东支持、政府放心、员工幸福的品质盛宴,虽然艰难,但是值得。
我相信,泰禾的自救,一定是积小胜为大胜。2022年的形势,肯定还是“万重山”,等到明年,期待大家都能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
(作者系泰禾集团董事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