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交通规划出炉 重庆“极点”枢纽地位确立!

重庆事务所 2021-02-26 11:08:4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勾勒未来15年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目标和路径。 从重庆的角度观察,规划有两大亮点,一是成渝地区在国家交通格局中地位大幅提升,二是重庆枢纽地位得以确立,加快构建国际交通物流枢纽迎重大机遇。 1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定位为到2035年。概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勾勒未来15年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目标和路径。

从重庆的角度观察,规划有两大亮点,一是成渝地区在国家交通格局中地位大幅提升,二是重庆枢纽地位得以确立,加快构建国际交通物流枢纽迎重大机遇。

1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定位为到2035年。概括说,要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

根据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整个交通网络要支撑两个“123圈”:

“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实现路径主要三方面,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多层级一体化和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以及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

成渝地区地位提升,体现在它在国家交通布局中,首次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并在上述三个领域,成为重要一极。

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在国家区域战略中不同以往的份量,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已开始展现。

结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要指标看,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弥补对外大通道短板。

2

规划指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由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的线网构成。

规划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结合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和空间分布特点,将重点区域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极、组群、组团3类。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

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哈长、辽中南、北部湾和关中平原8个地区作为组群。

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兰西、宁夏沿黄、拉萨和喀什9个地区作为组团。

按照极、组群、组团之间交通联系强度,打造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规划指出,加快构建6条主轴

6条主轴主要是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之间联系,打造我国综合立体交通协同发展和国内国际交通衔接转换的关键平台。

从6条主轴的规划看,重庆的枢纽地位非常突出,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重庆大多位于起始端。尤其沿江高铁,重庆是无可争议的主通道。

另广州经永州、怀化至重庆的广怀渝高铁也是一大惊喜,说明其正式纳入国家规划。

7条走廊主要加强极与组群和组团之间联系。涉及重庆的主要是西部陆海走廊,和成渝昆走廊。

有几条线路走向值得关注:一是成都/重庆到贵阳,二是银川宝鸡重庆,三是重庆到毕节重庆构建西北和南向的大通道,有望打开局面。

8条通道,主要是强化主轴与走廊之间的衔接,成渝地区主要是川藏线和厦蓉线。

成渝地区的大通道格局可参考下图:

3

构建多层级一体化和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方面,规划指出,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重庆和成都均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具国际运输服务功能的铁路枢纽场站。

从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布局来看,点名了郑州、天津、合肥、鄂州,确实没有荣昌。

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中,国家将重点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中尼印和孟中印缅等7条陆路国际运输通道。

中欧班列将是重点打造国际货运班列。重庆在十四五规划中已提出,统筹完善亚欧通道,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增大渝满俄国际铁路班列开行频次,积极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方面,成渝在内的四大区域,将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规划还提到,“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

近日广东公示的规划,提出将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等六大重要交通廊道。

2019年,成都在编制《东部新城综合交通规划》时就预留了成渝600-800公里/小时超高速磁悬浮建设通道。现在看来,这条高速通道并非没有可能。

总之,《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描绘了非常美好的蓝图,15年间如能一一落实,成渝双圈跃升中国第四极,将成定局,重庆尤其有望在其间获重大红利。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