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十大大佬金句 | 回望2022⑥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作者 | 龚婉玲
出品 | 焦点财经
如果要对地产圈大佬们说一句话,那必定是:恭喜你们挺过2022年!
在调控周期与疫情叠加等多重因素下,大佬们的跌宕起伏亦成为时代的缩影,或积极、或逃离、或隐退、或自救、或重生……构成了最为戏剧性的人生。
而这些自带流量的大佬们,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行业现状、热点方向道出极具借鉴意义的见解,掀起讨论热潮;有的却不再高调,躲在新年致辞、官方宣传或年报里,历尽艰难才得以窥见其寥寥数语。
对此,焦点财经盘点2022年地产大佬们或经典或隽永或深刻的言论,以此管窥他们“此身此时此地”的心境与行业这一年的变化。
01
金句之更具前瞻性
人物:郁亮——万科董事会主席
「今年是背水一战的一年,如何理解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悲观是一种情绪,而乐观是一种思路。在今天市场本身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需要树立信心。」
背景:
行业内有种说法叫:“读不懂郁亮和万科,就读不懂楼市”,郁亮的判断常常能引起舆论重视,不仅因为他龙头房企掌舵人的身份。
早在2018年,万科就因为年会贴满“活下去”标语而登上热搜;2020年又提倡“节衣缩食”,再到如今的“背水一战”,居安思危简直刻在郁亮的脑门上。
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市场短期已触底,金融16条、三支箭重磅落地,郁亮也转变以往的“忧患意识”,从“活下去”到“微光变曙光”,给行业传递信心。
02
金句之战斗力满格
人物:杨国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
「地产的曙光已经显现,新形势下要积极努力想办法提升市场占有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前做不到的,今天有可能做到;今天做不到的,以后也有可能做到。」
背景:
2021年底,具有危机意识的碧桂园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管理层强调,所有人必须进入“战斗”状态,“做一成一”成为调整的关键目标。
在审慎发展一年多后,碧桂园进一步“去家族化、去老臣化”,大股东输血积极储备“弹药”,释放出在地产行业曙光重现后要重新开始发力的信号,碧桂园12月度管理会议上,这些话出自杨国强之口,可以明显看出碧桂园的心态转向。
03
金句之反思与决心
人物:孙宏斌——融创董事会主席
「融创会在2023年努力回到正轨。未来七年,会通经营活动、资产出售来继续还债。」
背景:
媒体老师们大概最爱参加融创见面会,孙宏斌睿智幽默,金句迭出,像极了地产脱口秀。然而,昔日的“白衣骑士”逐渐消失在大众眼前,长达7个多月时间奔走在化债路上,苦苦寻求资金救援。
对于久未公开发声的孙宏斌,我们确实无从揣测他此刻的心境。沉默的孙宏斌仅在2021年年报中表态,表达了反思的决心,同时也立下了目标。内部人透露,老孙定了个时间,要在明年中实现这个目标。对于2023年,孙宏斌抱有期待。
04
金句之隐退与通透
人物:吴亚军——龙湖集团创始人
「对于龙湖,不是一个创始人的离开,不是一个损失,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而是一段光明又美好的开始。」
背景:
2022年10月28日,龙湖宣布吴亚军辞去董事长等职位,只担任公司战略发展顾问,一个为这艘千亿民企巨舰“把关”的角色。曾经打下江山的房产大佬们,正在陆续退出舞台。
按照法定退休年龄,58岁的吴亚军已经超额服役三年。在行业不景气的节骨眼隐退,吴亚军选择把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陈序平打理,而龙湖,被称为地产民企“最后的堡垒”。随着知天命之年和地产新时代的到来,确实已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05
金句之坚守底线
人物:胡葆森——建业集团董事长
「刀刃向内,刮骨疗伤,不能把企业的困难推向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变化。」
「我已经快70岁了,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只要企业不倒,今后还会坚持还债。」
背景:
过去不计回报的多元化投入,暴雨天灾加上疫情反复,赶上地产主业长期不景气,拖垮了首屈一指的“河南一哥”建业。
在建业的“而立之年”,胡葆森奋战在自救的前线,“壮士断腕”、“刀刃向内”也成为关键词,调架构、卖资产、引国资、促合作、大裁员、拿授信、保交楼……这位元老级地产人,依然恳切地在地产一线“老骥伏枥”,以连串的承诺捍卫自己的尊严。
06
金句之魔幻叙事
人物:许家印——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
「我们一定能完成保交楼任务,一定能偿还各种债务、化解风险,一定能开启涅槃重生的新篇章。」
背景:
12月初,在漫天谣言里,64岁的许家印现身恒大集团保交楼工作专题会议。在今年为数不多的几次现身中,许家印的主题依旧是“保交楼”,这也是他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毕竟,2021年爆发流动性危机后,恒大的关键词就变成了卖房、筹钱和还债。
2023年元旦,许家印在内部发了封“家书”,他和恒大的“三个一定”,在业主、供应商、债权人眼中,或许像是老板画的大饼,经不起深究。
07
金句之语出惊人
人物——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
「现在某些房企应该考虑不是转型而是转行,应该把握机遇转行。」
背景:
在8月举行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陈启宗做了题为《如何把握机遇和应对危机 》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在对行业进行反思时尖锐地指出,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头脑发热,不清醒。在过去房地产行业二十几年中,比拼速度,只要做大就行。对名利及数字贪婪,导致了现在的境况。
对于行业的前景,他认为,无论如何行业总会继续下去,未来行业会越来越集中,小企业会逐渐消失。当然大房企不是坏事,但是或会造成垄断的情况。政府政策需要鼓励竞争,但是要平衡。
陈启宗认为,一部分房企应该考虑不是转型而是转行,当然不是每家房企都需要这样,还会有很多房企致力于房地产行业。
08
金句之拒绝躺平
人物:林中——旭辉集团董事局主席
「蹲下意味着我们拒绝躺平,蹲下意味着重心更稳,蹲下意味着为了来日更好的站起来!」
背景:
旭辉努力到了最后一刻,即使竭尽全力,仍可能持续受压,无法回笼足够现金偿债。11月1日,旭辉控股公告称,已暂停支付境外债本金和利息,寻求境外债务全面解决方案。
林中将旭辉的动作称为“蹲下”,厉行节约,采取减省成本的措施,一切为了保交付、保经营。在迎来出清时代的关键节点,宁可“蹲下”,也不躺平,“蹲下”的旭辉与林中似乎也做足准备,等待冬去,迎接春来。
09
金句之审时度势
人物:戚金兴——滨江集团董事长
「我要学阿拉斯加的棕熊,守在瀑布下,趁着鲑鱼汛猛吃,能储备多少脂肪就吃多少。」
背景:
在新闻媒体年终恳谈会上,戚金兴用这句话解释,为何滨江2022年在杭州一口气拿了38宗地。“滨江要努力把握这些机会、把握这个窗口期。”
房地产哀鸿遍野的2022年,滨江可能是中国活得最好的民营房企,没有之一。2022年,重仓杭州的滨江完成了1539亿元销售额,占到全中国商品房销售额的约1%,做到了不退反进。在这场红军长征中,滨江做到了全神贯注,随时做好进攻或撤退的准备,甚至还具备些运气。
10
金句之无声胜有声
人物: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
「……」(2022年,王健林没有公开发言)
背景:
世界杯掏出8.5亿美元的赞助费用的万达集团,在行业集体过冬的衬托下,显得更为醒目。逆势而上的王健林,以千亿身价再次成为地产行业首富,还频频抄底,接管了蓝港、卓展、奥克斯购物中心,后又与鑫苑、建业签约,万达商管也即将迎来上市资本盛宴。
沉寂低调了几年的王健林,今年依旧没有公开发言,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王者归来的故事,给所有地产大佬上了一课。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