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啥不怕冷? | 财讯60秒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土地市场一向是地产行业的晴雨表。最近,第二轮集中供地市场,就迎来了一股“寒潮”。继青岛、济南、成都、苏州等城市相继遇冷后,9月26-27日广州第二批集中供地也惨遭凉凉收场。
在为期两天的第二批集中供地中,广州共推出48宗地块,最终仅成交23宗,平均溢价率仅为1.5%。流拍率更是惊人,首日达到33.3%,次日更高达70.8%。
相比于广州总体52%的流拍率,深圳这边则是表现的一片热闹繁华。
9月28日,深圳较大批量宅地供应拉开帷幕。22宗地中,17宗地块达到地价上限,仅4宗底价成交,仅有1宗流拍。
这波土地寒潮背后,原因主要是房企的躺平,其本质是销售去化预期回落导致房企拿地意愿不足,资金面持续趋紧导致拿地能力受限,两者叠加影响下房企投资意愿跌至谷底。
同为一线城市,为啥广州冷,深圳不冷呢?分析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央企、国企很给力。在此次深圳拍地中,并不激进的中海,竟然拿出了127亿,买了4块地,保利以71.73亿元获得3宗,金地、华润、深房、联发等企业各得1宗。这类企业有一定的资金优势,看好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因此敢于逆势拿地。
2、深圳在拍地前夕取消了禁止马甲拿地的要求。比如中海,就因为注册了多个公司拿地,所以成功拿到了4宗土地。
3、在土拍之前,深圳紧急出台新政,严查房企拿地资金来源。这一举动对激进型企业而言,无异于提高门槛;但对于稳健型企业来说,审核从严、抢地的企业少了,反而是个机会。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