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变了!心碎的刚需又行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年年初,当北京上车中位数来到578万后,不少刚需购房人都在感叹,在北京买房是越来越难了。
房叔也说过,之所以难不单是攒钱的速度赶不上涨价的速度。
更是因为就2021年的北京楼市而言,户型是越做越大了。
但就在去年刮起了一阵改善风后,房叔也发现,今年的北京楼市又变了。
那就是市场开始流行起了小户型潮。
尤其在国庆前刚结束的第三次土拍后,大部分地块已经不再受90/70政策限制。
比如大热的永丰0013地块,中海刚刚拿下后就透露要做高端改善的拾光系。
但看了这俩天火速曝出了户型面积段后,大伙儿都大跌眼镜。
因为76㎡的小两居竟然占了将近一半。
之前房叔就给大伙儿盘过永丰两个在售项目的去化情况。
中海滙德里77平小户型的去化率一骑绝尘。
虽然外界都在猜测,中海顶格成交的这块最优质的地,大概率要做利润率更高的改善产品。
但中海最终的选择却证明,卖得出去,比卖得贵更重要。
并且纵观国庆期间销售火爆的8个北京新盘,100㎡以下的中小户型也是存在感极强。
所以,为什么今年的北京新房都越做越小了?
其实不难看出,随着楼市持续降温,市场信心不足,大众观望情绪重。
开发商们自然也更加小心谨慎。
当买房人都在掏空钱包投票,那么他们也乐于吸取成功经验,继续投其所好。
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刮起了这波小户型潮。
而小户型为什么遭疯抢,原因很简单。
北京市场确实不缺有钱人,但也不是全北京的买房人都是千万身家。
刚需客仍然在买房人中占有一半的比重。
数据上的现实是,北京人均住房面积在29平米以下的家庭占比46%!
如果是小夫妻,意味着他们的房子面积在60平以下;
三口之家,也不过是90平以内的小两居或小三居。
尤其是再考虑到现在,单身、晚婚、晚育都是流行趋势,刚需要求的面积就更小。
然而去年的情况是,这部分人的需求并没有被好好重视。
豪宅产品无疑是有更高的利润空间,也总能凭更高的总价,包揽销冠的位置。
加之疫情之下,开发商普遍觉得刚需的钱包瘪了,更不愿意买房。
于是扎堆入场四房改善。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四房以上住宅的供求比失衡。
而小户型的供求比仅在0.7左右,供不应求。
在小户型供应跟不上需求量的情况下,刚需是如何消化的?
目前,北京一二手房成交套数比高达1:2.3,而二手房成交均价仅有新房的3/5。
也就是说,北京更多的刚需,由于低总价新房不足,在默默地买入二手房。
这部分需求的确不抢眼,却真实地存在,急需满足。
那么如果是像永丰这样的地段,能够推出刚需新盘,释放这部分需求。
快速售空,甚至日光,是可以预见的结局。
而在当前这个市场温度下,开发商必然比以往更加慎重地规划产品。
有爆雷房企在前,能够快速回款,保证资金顺利周转,比从前更加重要。
在小户型受欢迎的热潮下,是不是能够闭眼入,房叔也要做个提醒。
那就是小户型虽然可以买,但千万不要碰一居室的小户型。
首先,咱们从今年北京新房的一居室供应来看,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不仅供应量极少,并且大多数都集中在5环和6环开外。
能挤进5环内的,只有西红门橡树湾仅有的19套。
这也说明,一居室在北京市场已经彻底不是主流产品。
并且,从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一居室流通性来看,表现并不佳。
其实不难理解,一居室局限性很大,一旦有了孩子后就不够住了。
但在一线城市,如果想买二套只能卖掉置换,但此时却已经用掉了首房首贷资格。
所以即便是手头预算紧张的,也会偏向一步到位,优先考虑差不多面积的小两居。
因此,在小户型销售走俏的当下,更要擦亮眼睛挑选更具价值的产品。
最基本的逻辑就是,考虑你所购入的房子未来的“接盘”受众范围有多大。
而一居室这样的边缘产品,面临的就是受众更少,更加难以转手。
总之,不论是小户型热销还是富人疯抢豪宅,楼市分化之下我们都能看出在市场信心不足之时。
北京楼市到底还有哪些人在买房。
首先就是不得不上车的刚需,追求的是性价比和职住平衡。
剩下的就是不差钱的富人们,瞄准高端改善力图资产保值。
所以90㎡以下的小户型,和200㎡以上的大户型都是购房市场中最抢手的产品。
反而不上不上120㎡左右的房子,去化速度很慢。
比如幸福里润园119㎡的小四居,去化率仅有30%,卖得较好的是147㎡大四居。
并且,从近三年北京商品房成交情况,800万以下区间仍然占据半壁江山。
所以需求现状摆在这里,房叔猜测,未来北京新房市场的小户型会继续卷到起飞。
从面积段到户型设计,前两年卷出来了89㎡三居,到了今年又卷出了79㎡三居。
只有咱敢想,那这帮开发商才能绞尽脑汁去琢磨。
而刚需等等党的选择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毕竟房价这么高,希望大伙儿都能花得更少,住得更好。
对于此话题,您还有哪些看法?欢迎评论区给房叔留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