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冲击超一线城市?光会抢人远远不够!2022年警惕当韭菜吧

楼市相对论 2022-05-31 20:32:1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一波“抢人大战”开启,把”抢人”当成发展加速器,真的值得欢呼吗?2022年了,又一轮割韭菜现已就位……

在去年全国人口仅增长48万人的背景下,人口区域格局正在迎来新一轮洗牌。

低生育率背景下,人口的迁移流动越来越成为不同城市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

人口,如今已经是每座城市的必争之地,人口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政策、舆论都极度关注在人的流向、抢人大战的原因。

只有拥有更多人口,才意味着发展二字。

1.全国硝烟再起,人口争夺大赛全新开启?

各个城市的抢人之争早就打响了......

这两天,厦门慌了。

从6月1日起,要实行户籍制度改革新政策。发布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加大放宽落户政策力度。

按照厦门的人口基本形势,其实比大部分城市要好。

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528万人,比2020年增加10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8.47%,人口自然增长率5.28%,比上年下降了一些;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0.1%,比上年增加了0.65%。

人口在大幅增长的一个城市,为什么要抢人?

如果了解一下厦门全国仅次于北上广深的房价,可能就不奇怪了,这哪里抢的是人,抢的是钱。

而上海,早就急了!

前天,上海公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整行动方案》,共50条政策措施。

这份方案当中提到:“要加快人才的落实各类人才计划,进一步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

先看上海的人口数据,2021年常住人口增加了2.4万,全市常住人口总共2487万。

很多人奇怪,上海不是限制总人口2500万吗?目前已经快满员了,为啥还要抢人?

上海户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看看去年的户籍出生人口数已经降到了6.2万,死亡人口13万多,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少了7万多,人口正在减少中......

再加上目前疫情的影响,上海的人口外流还是比较明显的。

未来上海人口自然下降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所以,要维持总户籍人口不变,每年就还得新增七八万落户。

明确地说,一场全新的抢人大战,已经正式打响!

2.救市先行,落户跟上,要发展“抢人”就够了吗?

而抢人的另一种形式,其实早已从楼市放松开始打响!

5月,长三角城市,可以说是齐齐放松楼市。

比如苏州,外地户口6个月社保即可买房,非限购区房产不再计入家庭套数;

比如南京,不限购区范围大幅扩大,外地户口连续6个月社保即可买房;

比如杭州,外地户口只需要1年连续社保即可,3孩家庭限购区内可再买一套等等。

抢人的另一面,实际上就是抢夺购买力。没人买房子,就说明人口外流严重,各个城市竞争的根本还是人口。

在大家的印象里,抢人最狠的肯定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或者是“贴钱给大学生去创业”的杭州。

但近十年来抢人大战中较低调的一个赢家其实是——成都。

如果把人口增量,当作各城市十年来的KPI来考核的话,在这场比赛中,成都只输给了来自大湾区的深圳和广州,排名第三。

可以说取得的工作成果相当惊人了!

根据2020成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成都全市常住人口为2093.78万人,与2010年六普相比增加了581.9万人,增长38.49%,平均每年增长近60万人。

2021年,成都全市常住人口为2093.78万人,与2010年六普相比增加了581.9万人,增长38.49%,平均每年增长近60万人。

这是什么水平呢?

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

过去十年,中国人口增量排名前列的城市深圳是714万人、第二是广州598万人,第三就是成都581.9万人。

而这十年,在成都新增的近600万人中,大学学历人口就有535万人。

这意味着,成都不仅是人口总量膨胀,流入的还都是相对年轻的高学历就业人口。

3.抢人大战背后的大赢家,实则却沦为了内卷战场?

据说本来这些人是奔着成都传说中安逸的生活,来躺平的。

但现在,很显然不是这样的。

短期内虽然人口增加飞快,但成都确实还没有足够多的相关配套产业来消化这些人才。

产业单一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成都本地的企业以小公司为主,业务偏服务和销售的居多,经营相对不稳定,工资也相对较低。

虽然有不少互联网大厂在成都有分布,但大多都不是核心岗位,工资可能还不足一线的50%。

并且,供需错配的问题导致成都很多方面的内卷程度已经超过北京。

数据显示,在成都入驻联合办公的人群中,超过26%的人在晚上八点以后下班,而北京只有19.8%。

而且成都周末加班的人数是北京的四倍,加班时长是北京的1.5倍,这也让不少网友叫苦不迭。

接下来,成都很有可能要成为中国的内卷之王了。

将来如果想要持续发展,成都需要做的是导入相关产业,可以消化这波人才,才会有机遇晋升超一线城市。

其他城市也是同理。

若干年后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今年乃至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我们是走在一段隧道中,技术革命遥遥无期,人口红利消耗殆尽,制度创新困难重重,而这只是开始。

而“抢人”则是历史场景中城市竞争内卷化的较高级形式之一,其实惨烈而苍凉。

人多了未必是值得欢呼的事情。把人都聚在一起后的产业发展、人才的合理调配,才是根本。

那么这一次,谁又会是真正的赢家呢?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