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白皮书展望篇 I 销售额有望企稳回升,境内融资渠道全面通畅

焦点研究院 2023-02-01 09:51:5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从整体市场上看,销售量价有望趋稳,市场信心将逐渐重铸,但新开工面积调整态势未见明显改善迹象,竣工面积有望随着各地“保交楼”过程的深入而有所回升。房企的融资渠道打开将会对房企后续拿地带来现金流,有望改善现阶段土…

一、行业宏观

由于购置土地费用和新开工降幅明显大于销售金额降幅,2023年市场供应端仍将盘活存量、去库存为主要任务。2023年销售市场将有恢复迹象,房企2022年虽然在土地市场上相对谨慎,但通过加快尾盘促销、现有停工库存和正在动工还未获得预售证的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新开工还未动工的土储,仍然可快速转化为可售货源。因此从整体市场上看,销售量价有望趋稳,市场信心将逐渐重铸,但新开工面积调整态势未见明显改善迹象,竣工面积有望随着各地“保交楼”过程的深入而有所回升。开发投资方面则仍需要销售端的明显回暖作为自身回暖的有力支撑,因此投资尚且难改继续下行的颓势。

二、销售业绩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有望企稳回升。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达到近十年来的最低值,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2022年四季度,监管部门密集出台利好政策,从供需两端救市,但政策放松传导至需求端需要时间,短期市场下行的态势将会持续。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的修复、政策逐步传导到市场,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有望企稳回升。在价格方面,多地的限价政策或出现松动,以价换量的态势将会继续,在供应方面,受到资金压力大,房企拿地规模缩减等影响,房企新开工面积会将进一步下滑。

具体到城市方面,各线城市之间将会进一步分化。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受益于人口虹吸效应,拥有强大的刚性和改善需求,有望实现快速的企稳回升,2023年有望保持较高销售规模和增速。而弱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人口净流入数量不足,经济疲软,导致需求支撑能力较弱,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下行趋势,商品房销售规模和增速可能会进一步缩水。

三、 企业融资

从短期来看,房企境内债融资渠道逐渐畅通,而境外融资环境亟待修复。

融资三箭落地后,房地在境内融资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非常有利于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而不同于信贷和债券政策,此次决策层在股权融资方面的调整同样惠及风险房企。再融资目的主要还是促进保交楼,化解行业风险,此次对于出险房企的政策覆盖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推动出险企业的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对于出险企业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由于2023年一季度房企面临较大债务压力,其中境外债务压力更是超过1000亿,违约风险依旧压在房企身上。由于境外债的发行趋势是发行难度逐渐升级,成本逐渐上升,部分房企甚至面临境外融资渠道关闭的情况,只有那些优质房企将成为境外债发行主体。近期优质民企获得“内保外贷”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境外债,但从整体上看,房企仍面临不小债务压力。

从长期来看,“三支箭”确实能显著改善地产融资环境,使得房企信用风险将逐步缓释。但如果想真正修复地产预期,真正实现融资市场的全面畅通,仍需房企有稳定的销售业绩作为支撑,以此赢得融资市场的认可。

四、土拍市场

党中央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了房住不炒,稳字当头的指导方针。在这个具体指导方针下,土地市场大起大落的情况预计不会发生,同时也更加强调因城施策。针对2023年集中供地市场,焦点研究院结合近期的政策和2022年集中供地走势提出以下4点预测:

1、在融资政策方面,近期融资利好频出,银保监会发布16条融资新政,针对保交楼项目和出险房企融资窗口均可以融资,证监会指出上市房企的股权融资窗口再次开放。房企的融资渠道打开将会对房企后续拿地带来现金流,有望改善现阶段土地市场的低迷。

2、在集中供地政策方面,2022年的政策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有多个城市将集中供地批次调整为4次,个别调整为5次和6次。集中供地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稳定地价防止土地市场竞买热度过高,但是现阶段土拍热度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预计后续集中供地政策出现松动的可能性较大(被取消或者变化为少量多次),届时房企拿地将会更加灵活。

3、在市场格局方面,随着融资利好的逐步落实,银行等机构为了防止违约和呆账的发生,主要是针对优质房企提供融资,出险房企获得融资主要是针对旗下项目,后续出险房企资金仍旧较为紧张。预计2023年国央企将会继续成为拿地市场的主力,出于对经营风险的控制,在市场彻底走出低谷以前,优质民营房企不会大量拿地,小型民营房企拿地份额占比较少的情况将会继续。

4、在市场热度方面此外,出于投资安全性的考虑,房企拿地仍会倾向于热门城市和热门板块,经济能级较弱的城市土地供应量明显下滑或呈常态,针对楼市表现较差和城市中的冷门板块,房企拿地意愿较低,这就使得不同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地块溢价率差距较大,后续土地市场的分化态势将会继续。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