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周报 | 绿地迈出碳交易重要一步,绿色金融总量有望超20万亿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焦点点评 :本周,从宏观政策来看,广州碳交所牵手港交所共同探索碳市场机遇,四部门联合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这展示出两方面价值:1、我国碳相关政策制度建设仍在积极拥抱国际规则、标准和路径,同时也将立足于本土化,打造适合我国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道路;2、通过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将我国的绿色理念输出至国外,鼓励国内外合作,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绿色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从房地产行业来看,绿地与新加坡交易所合作,提供跨境数字碳信用交易服务,为将国际机构投资者引入国内,提高其参与度,促进其投资于数字碳信用等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由于碳信用产品是推动全球达至碳中和的重要资产类别之一,此举也将促进国内该市场发展;从绿色金融角度来看,上交所和北京首单绿色CMBS成功发行,不仅标志着资产证券化大类产品的窗口依旧打开,更重要的是将碳中和与盘活商业不动产存量、推动行业向轻资产转型有机结合起来,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房企向轻资产转型时寻求这类金融助力。
0 1 宏 观 资 讯
1、港交所&广州碳交所: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大湾区和国际碳市场机遇
近日,香港交易所宣布已与广州碳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碳金融领域的合作机遇。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区域碳市场的深化发展、创建适用于大湾区的自愿减排机制;并将就碳市场及碳金融开展交流,积极研究国际碳市场的规则、标准和路径,以支持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化建设。
2、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多领域务实合作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与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绿色丝绸之路理念得到各方认可,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扎实推进,绿色示范项目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境外项目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3、生态环境部:推进“1+N”政策体系落实,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
3月29日,生态环境部消息,下一步将积极落实国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指标,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阶段等实际因素,合理制定地方分解落实方案。推动开展碳达峰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落实,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将碳达峰相关工作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出台和落实。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4、生态环境部:今年将开展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等专项行动
3月29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环境数据质量是环境管理的“生命线”,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持续对包括碳排放数据在内的环境数据造假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他介绍,我国碳市场自去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目前正处于重要的发展培育期。
5、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1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3月3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1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22年,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鼓励金融机构为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和产业优化升级项目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
0 2 企 业 动 态
1、首开集团:与北京银行举行银企合作会谈,提及资金投放、城市更新等
近日,首开集团与北京银行举行银企合作会谈:双方就深化银企合作、加大北京市重点项目资金投放、丰富债券业务合作等方面达成一致。未来,北京银行将为首开集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金融服务,双方互惠互信,实现共赢发展。将持续开展广泛银企合作,聚力推动非经平台、城市更新建设等事业发展,积极为首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实现共同发展。
2、海印股份:1500万成立合资公司,用作光伏投资平台
3月25日,广东海印集团发布公告称,海印股份出资1500万元与国电投海晟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作为光伏投资平台,在光伏发电、储能发电、建筑节能、能源监测和智能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海印股份认为,本次海印蔚蓝拟使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是公司从整体战略及长远发展所作出的决策。海印蔚蓝与国电投海晟新能源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以合资公司作为光伏投资平台,在光伏发电、储能发电、建筑节能、能源监测和智能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
3、绿地集团:与新加坡交易所达成合作,提供跨境数字碳信用交易服务
3月28日,绿地集团已通过其金融部门与新加坡数字证券交易所MetaVerse Green Exchange (MVGX)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提供跨境数字碳信用交易服务。该合作伙伴关系将允许经过认证的机构投资者在MVGX的平台上与绿地的贵州绿色金融和排放交易所交易数字碳信用,该交易所目前仅服务于中国国内投资者。两家还计划将绿色基础设施资产代币化,为国际资本在中国的绿色项目融资创造渠道。
4、美的置业:将聚焦29个核心城市,降低合作项目数量
3月28日,美地置业举行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2019年起集团持续进行换仓,实施区域升级、城市深耕战略,收敛聚焦,主动低量级城市的出清,坚定回归长三角、大湾区及一二线强三线城市的高质量布局战略。公司将通过升级换仓,逐步退出低量级城市,聚焦29个核心城市,提升拿地的权益比,以及降低合作项目的数量。
5、鑫苑集团&万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商管、产业等领域
3月28日,鑫苑集团与万达集团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商业管理、资产管理、产业地产和科技研发等业务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0 3 绿 色 金 融
1、商道融绿:中国责任投资2022年十大趋势,ESG和绿色金融整体规模超20万亿
近日,在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线上研讨会召开:2021年中国责任投资规模增至18万亿(数据截止2021年10月底),同比增长30%,增长速度非常可观。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有十大趋势:1、双碳目标引领ESG和绿色金融发展,碳市场有望扩容;2、政策工具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3、ESG与绿色金融产品迎来规模式增长,2022年规模超过20万亿元;4、保险资金加速部署ESG投资;5、中欧共同分类目录促进绿债市场开放;6、在求同存异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7、ESG人才和培训的市场需求激增;8、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漂绿风险;9、金融机构试行环境信披及压力测试;10、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稳步推进。
2、中航产融大厦:碳中和CMBS完成发行,规模39亿元
近日,上海证交所和北京首单绿色(碳中和)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产品完成发行。该项目为“中航证券-中航产融大厦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发行规模39亿元,期限不超过18(3+3+3+3+3+3)年,优先级产品评级为AAA,利率3.40%。该专项计划由中航证券作为管理人及推广机构。该资产证券化产品被绿色评估机构授予绿色债券G-1等级。该专项计划标的物业为北京中航产融大厦,是首都央企金融机构办公大厦中少有获得年度碳中和双认证的办公机构。
3、中信证券:2021年服务71家企业发行绿色债券1362亿元,位居同业排名前列
3月29日,中信证券召开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2021年中信证券继续完善ESG管理体系,公司将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发展委员会更名为战略发展与ESG委员会,从董事会层面对ESG进行战略指导和执行监督。在境内绿色债券的承销方面,2021年中信证券累计发行规模超过1362亿,成交规模307亿,发行只数71支,位居同业排名前列。公司在过去一年参与碳中和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25亿元,实际成交规模78亿元,碳中和公司债发行规模及城乡规模均排名行业排名前列,在境外债券方面累计承销36只ESG国际债券。
4、建设银行:2021年建设银行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达414亿元,同比增长348亿元
3月30日,建设银行召开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2021年建设银行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达414亿元,同比增长348亿元,投资持有绿色债券达235亿元,同比增长182亿元。下一步,建设银行将不断深化新金融实践的绿色内涵,提供更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以更大的力量来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把绿色金融打造成建行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和市场竞争的新优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