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土储货值逾6000亿 奥园学苑系列即将发售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年,随着三道红线,两集中供地等政策落地,地产行业的逻辑已经发生转变。
回顾过去半年,北上广深、杭州、苏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的集中供地大幕已落下帷幕,央企和国企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然而,参与较少的企业是否意味着就无粮可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随着拿地竞争激烈,杭州本土的龙头房企都喊出争取做到1%-2%净利润的“惊人”之语,公开土地市场对房企的利润考验愈加显著;另一方面,通过城市更新、收并购、合作开发等多元化的方式拓展土地储备,也越来越成为房企在招拍挂之外的重要选择。
克而瑞数据显示,目前80%的百强上市房企有过城市更新改造的经历,并且已有51%的企业达到超百万平方米的规模。
以早在2011年就切入城市更新领域的奥园为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5718万平方米,权益比约71%,总货值约6208亿元,而计入城市更新项目后的总货值约12938亿元,足够未来四到五年发展。
事实上,在市场环境趋紧,“两集中”供地新政出台的背景下,有着充裕流动性做支撑,且城市深耕经验丰富的奥园,显然在土地市场具备更大的优势。
因此,尽管今年以来奥园在公开土地市场的动作不多,但基于城市更新的优势,年内奥园已接连新增广州、佛山、东莞等多个城市的城市更新项目。截至目前,奥园目前已成功获取60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另有50多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按照奥园的计划,未来三年,城市更新业务可转化货值约1600亿元。此前就有市场消息称,奥园位于广州和珠海的两个城市更新项目——广州奥园学苑壹号、珠海奥园学苑壹号将于近期入市,总货值或可达400亿元。
除了城市更新外,收并购也是奥园一直以来最重要的拿地方式。数据显示,2020年,该公司通过收并购拿地的货值占比约57%。在年初的业绩会上,管理层也曾表示,未来在投资端奥园将坚持固有的收并购优势,同时加速旧改转化,适度参加招拍挂。
坚持投资纪律的同时,奥园也在积极优化财务表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奥园共完成发行3笔共7.38亿美元债,完成两轮合共逾21亿港元三年期境外银团贷款,并已悉数赎回今年内到期所有境外公募债。
显然,随着地产行业经历深刻调整,过去规模决定一切的逻辑早已不适用如今的房企。而对于千亿规模之上的奥园,从谨慎拿地到保证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