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三道红线,是五道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原创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7月26日,一则消息刷爆房地产行业——网传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拿地销售比不超过40%。
这则消息对行业信心产生了直接打击。多位业内人士聊起对这则消息的看法时,都将其理解成了新出台的政策,结合最近一个月密集出台的金融抑制政策,大家齐声哀叹:
房地产没有未来了!
房小评想说,现实可能并没有那么悲观。我们先从这条拿地销售比不能超过40%的政策说起:
1、这不是一条新政。
在出台“三道红线”政策时,这个要求就同步出台了,只是当时没强调,媒体报道也忽略了,大家都没注意。
参加试点的房企都知道这条规定,这条规定和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合并成为“两个要求”,和“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不超70%、净负债率不超100%、现金短债比不低于1”的“三道红线”政策是同步出台,同步执行的,也可以简称为“五道红线”。
正因为试点企业都知道这个规定,所以上半年他们都在拼命做大销售额,没有减速现象,因为只有做大销售额才能保证拿地金额。在如今现金流决定生死的时刻,多拿地、多卖房就意味着能够活下去。所以,上半年头部房企都给人一种油门踩到底的感觉,疯狂拿地,其战略目标之一其实就是确保销售规模。
2、这是一条螺旋下降之路。
观察“五道红线”的内容可以看出,除了这条拿地销售比政策外,其他四条都是财务要求,都是对房企负债安全的保证。唯有拿地销售比这条是堵住房企发展之路,意味着开发商不能高杠杆、快周转,以规模撬动更大规模。
如果我们简单将销售额理解为货值的话,拿地销售比其实就是地货比。按照克而瑞2020年50家头部房企的地货比数据来看,一线城市地货比都在0.5,二线城市平均在0.4左右。如果拿地销售比不能超过40%,就是地货比不能超0.4。
如今,在一线城市新拿地的地货比普遍在0.6左右,如果一家房企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按照地货比不能超过0.4的规定,未来规模就会螺旋下降。即便是加上二线城市的地货比平均值来看,这个地货比不能超0.4的规定,也会让业务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房企未来拿地规模≤现在拿地规模。
三四线城市的地货比在0.28-0.39之间,看起来去三四线城市是条突围的路。但实际上,三四线城市市场风险较高,而且50强房企能够去三四线城市做业务的也是少数。
虽然长三角的三四线楼市很火,但一大批50强房企却只能眼热,无法参与进去,因为这些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三四线城市控成本的要求,大部分50强房企做不到。所以,50强房企财务报表里面的三四线城市项目,很多是机会型取得的,其深耕三四线城市的能力很差,尤其是非长三角、珠三角的三四线城市。
所以,地货比不能超过0.4这条规定,几乎是对头部房企的一次集体限速,这条才是真正限制头部房企发展的规定,才是资本市场最近抛弃地产股的原因——没有未来想象空间的行业,不值得权益性投资资金去冒险追逐。
3、这条政策能落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拿地销售比这条规定没办法落地,因为开发商销售额很难界定,拿地投资额和权益额,以及合作投资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但是,房小评从银行业人士获得的信息却是:
这条政策能落地。
因为,在银行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里,一些信息没办法隐藏。即便是以合作等名义去拿地,总归要有业绩。如果销售业绩不并表,对外合作在目前高地价情况下又没利润,去隐藏投资拿地图什么呢?
之前“三道红线”出台时,大家也认为开发商有很多办法调节财务报表,很多房企可以神奇地“转绿”,但是在报送监管部门1年以上后,有些问题还藏得住吗?
财务可以一天作假,却不可能一辈子作假,因此即便监管部门对上报的数据不做太详细比对(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只要持续上报几年报表,做假账的路子,也维持不下去。
对于银行来说,房贷额度已经不够,只需要按照白名单给贷款,如果实力不够,靠财务作假,也很难进入银行白名单。
4、城投地产会崛起。
把“五道红线”结合起来看,政策目标就是让重点房企少拿地,少负债。未来民营开发商将会越来越缺钱,而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投公司则坐拥低廉的本地贷款额度,缺乏投资机会。这些城投公司一部分会自己做地产,另一部分则会选择当“影子武士”,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在一二线城市地块的追逐中。
因此,任何一个政策出台都具有“两面性”,在看到一些企业面临困难时,还要关注到谁从政策中受益。随着今年以来多项新政实施,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反而卖得更好了。与此相对的是,实施集中供地的22个热点城市也赚得盆满钵满。
一肚子苦水的是承受高利息、低利润的开发商,但是更有上述城投类企业在窥探房地产行业的机会。
所以,房地产行业未来没那么悲观,它只是在洗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