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洞察】新城控股的隐藏实力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原创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这个年报季,房地产企业普遍出现了收入和利润增速的下滑,新城控股是个例外。
2020年,新城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454.75亿元,同比大增近7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56亿元,同比增长20.56%;扣非归母净利润130.56亿元,同比增长30.80%。
早在年初,就有机构对新城控股的利润进行了准确预测。因为在新城控股2019年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中,2020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018年需要增长70%。
按照2018年约76亿元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和70%的增幅计算,2020年完成130亿元即可达标,而新城控股年报中的这项数字与此相近。合理预测,新城控股为后续的利润释放保留了实力,值得期待。
壹
“增量”到“提质”
2020年,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晓松提出从“增量”到“提质”的转变,其核心是新城控股“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模式进入成熟期。
在地域深耕策略的指引下,2020年,新城控股的住宅开发事业部已经出现了8个百亿级销售额的地方公司。
今年初,新城控股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其中住宅开发事业部进行聚变,19个区域公司改编为14个大区。
这正是目前行业内的普遍趋势,向管理要效益,优化管控体系,做大做强区域公司,未来诞生更多百亿级公司,提升组织效能。
2021年,新城控股的销售目标约在2600亿元。
借着双轮驱动的拿地优势,新城控股2020年的平均楼面地价只有3031元/平米,总的土地储备达到1.43亿平方米。
稳定的规模,管理上的优化和拿地上的优势,会让新城控股的住宅开发继续贡献稳定的营收规模,同时提高效益。
更亮眼的是,新城控股的商业运营收入正在快速提升。
2020年,新城控股的商业运营总收入增长至57.21亿元,其中吾悦广场商业运营总收入增长至56.70亿元,同比上涨超过30%,平均出租率高达99.54%!
商业运营的毛利率高达到70%。
这是新城控股一道持续强劲的利润来源。
截至2020年12月30日,新城控股旗下已开业吾悦广场及委托管理在营商业项目达到100座。截至2021年3月25日,新城控股开业、在建及拟建吾悦广场总数量已达到163座,进驻全国122个城市。
在年初的组织架构调整中,新城控股的商业开发事业部由原来的南、中、北3大区域公司,裂变为东、西、南、北4大区域公司。
在年报中,新城控股开业一年以内的34个吾悦广场,近1/3位于大本营长三角区域,更多是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新城控股的商业版图在伸向更远的腹地,增长空间很大。
2021年,新城控股计划新开业吾悦广场30座,到2021年底开业总数达到130座,全年商业运营总收入目标为85亿元。
按照70%的毛利率计算,毛利贡献接近60亿元。
这意味着,未来新城控股的商业运营每年能够稳定贡献数十亿利润,并且随着开业数量,保持高速增长。
在传统房地产开发利润空间收窄的大趋势下,提前完成全国化商业布局,“住宅+商业”双轮驱动的新城控股,真正到了展现实力的时候。
贰
资本市场“宠儿”
早“三道红线”出台之前,新城控股就放下对规模的过度追求,将发展的质量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正因如此,新城控股经过过去2年的换挡,发展已经趋于稳健,财务状况良好,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在手现金余额为624.24亿元。
最受关注的“三道红线”指标
净负债率仅为35.61%,处于行业较低档;
现金短债比为2.61倍;
剔除合同负债和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4.12%。
仅踩中一道红线。
这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充足的资金腾挪空间。在同行努力降杠杆的时候,新城控股的稳健,也是另一种隐藏的实力,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支持。
上市5年来,新城控股从来没有开展股权融资,没有稀释过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而是拥有更多融资渠道。
2020年,通过公司债、CMBS和应收账款ABS,募集资金80.94亿元人民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完成多笔超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共募集资金30亿元人民币;在境外通过发行高级美元债券,募集资金8亿美元,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新城控股特殊的模式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达33.89%,处于行业先进水平,这也是新城控股受到资本市场支持的一个原因。
从上市时22.8元/股,到今年初一度突破50元/股的历史新高,新城控股的“双轮驱动”价值,被资本市场投票。
在传统房地产估值见底,众多房企忙着分拆商业资产管理公司上市之际,新城控股100多座商业的布局,让市值仍有上升潜力。
为了回馈投资人,2020年,新城控股预计分红总额达46.44亿元,分红比例超过30%,自2015年上市至今已经累计分红145.95亿元,可以说是房企中比较大方的。
分红很大程度体现了房企的资金状况是否充裕,而这正是新城控股接下来的优势所在。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