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信号!一夜“消失”2万套二手房?网友:建议全国执行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海二手房惊现“魔幻”一夜。
数据显示,3月19日上海链家网站挂牌二手房房源显示为3.8万余套,可是到了3月20日,仅剩1.6万套,一夜之间“消失”两万多套,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主导了这一切?
3月23日早间,#链家上海下架万套二手房源#的相关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单,似乎揭开了真相。
事实上,早在3月10日左右,上海多个链家经纪人就在朋友圈发布通知,3月20日起,未核验证件的房源将不在链家网和贝壳网展示。
而这一时间节点,与链家下架房源的时间基本一致。
房源下架后,链家经纪人也公开对业主表示:“亲爱的业主朋友,如果您发现您房子突然外网不展示了,那是因为现在二手房业主挂牌必须提供:房产证、身份证、产调,政府房产编码,不能提供的就下架了”。
消灭“虚假房源”
深挖之下,不难发现上海链家此举与政府政策调控密切相关。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情况。数据显示,2月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2%、1.3%、1.0%和0.9%,上海二手房价涨幅为四个一线城市之首。
继严查经营贷、消费贷入楼市、围堵“学区房”后,为抑制二手房房价上涨,规范市场环境,上海重拳调控二手房。
2020年底,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就发布二手房交易新规,在交易里新增二手房房源核验环节,文件要求所有房产中介从2020年2月15日起不得挂售虚假房源,必须明码售房,否则就会暂停网签密钥。
根据要求,自2020年12月15日起,要求房产中介在挂牌存量房前先备案并提交房源核验,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依据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备案系统共享信息,进行房源信息校验的过程。
新规指出,网上房地产网站则将及时发布通过房源核验或复核的存量房房源信息,包括:小区名称、房屋所在区域、建筑面积、用途、抵押状况、拟售价格、受托经纪机构、核验编号等。
新规还明确表示,完成了房源核验并获得核验二维码才可以挂牌,同时要把核验信息明确标示。消费者只要在看房的时候扫一下码,关于房子的建筑面积、楼层、价格、核验时间、经纪门店等关键信息便会一目了然。
这就意味着,今后二手房销售,如不按照要求上传真实且详细的房源信息,是没办法上线交易的。
此前,杭州也推行了类似的政策。3月12日,杭州“3.3”楼市新政发布后,中介机构已自查10万余套房源信息,下架7890余套。
规范中介平台
不仅如此,3月3日,上海还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通知》,通知第五条提到,“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中介经营行为,着力加强房地产信息服务平台监管。
规范二手住房价格等信息发布行为,严格房源核验,未经核验不得发布房源挂牌信息。严肃查处诱导虚高价格挂牌、哄抬房价、借机炒作、扰乱市场等行为。”
3月19日,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房可圆”还公开发布文章“上海市房地产经纪协会举办规范房源挂牌和信息发布自律倡议承诺活动”,文中明确倡议:聚焦房地产中介领域房源信息发布不规范,“学区房”不实宣传,挂牌价格虚高等社会和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
上海市主要中介平台包括链家、太平洋、中原、我爱我家、Q房网、21世纪房屋、信义房产、美凯龙爱家、志远房产、佳歆房产、58安居客、搜房、房友、幸福里等14家主要房地产经纪机构和平台企业响应倡议,现场签署了承诺书。
企业承诺:
1、在线上、线下房源发布信息中,不使用“学区房”进行推介、宣传;在业务经营中,不以“学区房”名义,误导购房者。
2、规范介绍教育资源用语,客观介绍周边学校,不出现“升学率”、“对口”、“名额未用”等用语,误导购房者。
3、不挂牌、不发布未经核验的房源,不挂牌、不发布价格虚高的房源。
4、在信息发布中,不出现“热度排名”、“投资潜力”等用语;在经营活动中,不炒作、不哄抬房价,不扰乱市场。
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推动上海房地产经纪机构积极响应倡议,落实管理部门各项政策措施,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共同维护市场稳定,为上海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建议全国严查
业内专家指出,链家在上海市场占有率较高,对市场影响大。通过此次链家大量下架二手房房源,可以对整个上海二手房市场起到震慑作用。对于炒作房价、挂牌虚高等市场不规范行为从源头进行管控,对抑制上海二手房房价上涨,提高交易效率,推进二手房市场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可是,也有网友表示,虽然挂牌房源价格低,可真正看房谈价的时候,却比挂牌价格高出很多。可见市场调整还需要多方配合和长期教育指导。
大部分网友均持支持态度。网友认为,这一政策可以有效打击假房源,建议政策可以全国推行。
市场调查发现,政策执行也有困难。部分房东认为提供详细个人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因此不愿配合,也有年纪较大的老人操作困难,不能及时响应政策要求。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