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建滨:传统文化要找到现代表达 民俗节庆重在创新

狐椒文旅 2021-11-26 17:01:0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民俗节庆在乡村振兴新背景,有很多机遇。

11月24日,《知文化 享节庆》首场直播沙龙“缤纷冰雪季 节庆新势力”举行,中华文化促进会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西安文史馆研究员阎建滨、北京天桥民俗文化保护办公室主任、天桥印象博物馆顾问赵兴力、北京投融资商会常务会长陈永健、大兴安岭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影、万科集团酒店与度假事业部、小海坨项目运营合伙人林海禄、狐椒文旅主编曹延、搜狐文化主编任慧一起,围绕首场主题“缤纷冰雪季 节庆新势力”,就中华优秀节庆的新型传播和赋能、国内冰雪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以及在打城市旅游IP方面,节庆文化所发挥的带动作用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对谈。在沙龙的最后,正式发布了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狐椒文旅、搜狐文化共同推出的《中华节庆月历 | 12月节庆》。

中华文化促进会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西安文史馆研究员阎建滨线上参与了本次沙龙,并做了观点分享。

中华文化促进会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西安文史馆研究员 阎建滨

节庆传播促进文旅融合 一个节日点亮一座城

在谈及推广节庆月历的意义以及为老百姓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时,阎建斌指出,中华节庆月历项目有三个方面的意义,排名前列,它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中华文促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承担着引导办节方向,提升办节水平这样一个使命和重任。推出这样的项目,有利于全国办节日有一个鲜明的指向。

第二,它具有示范作用。按照每个月推出的节庆活动,基本上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我们几千年以来的传统节日,都是在传统节日中和地方的特色紧密结合的一些节日。第二类是我们现代街区,随着旅游的发展,各地为了吸引游客,办了很多的节庆品牌,所以说它分成了两大类节庆,那么这两大类节庆在中国都有哪些值得我值得我们去看,哪些值得树标杆。我觉得中华文促会通过节庆月历这种项目,给全国的、社会的各个团体、老百姓起到了示范标杆的作用。

第三,它起到了促进作用。首先它和搜狐这样一个传播方式,使我们的节庆有一个常态性的平台传播节庆,促进了文旅融合。节庆活动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常常一个节庆会点亮一座城市,如何吸引全国的老百姓,如何把一个城市的品牌做强做大,中华文促会节庆月历的发布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之所以说是节庆月历,因为中国人是跟着自然走的,我们所有的节日都是在24节气这一自然规律的指导下,节日呈现的是生活规律,实际上古人的智慧就是如何在生产和生活中走到一个平衡点。所以,我们的所有节日都是和大自然紧密相关的。到了冬季,东北相对来说要比西北做得好。节庆品牌里面可能最有名的哈尔滨冰雪节,那么哈尔滨冰雪节给我一个较大的感受,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资源,更多的是如何把自然资源变成文化资源。

从旅游的角度来说,北方到了冬天相对是旅游的淡季,但是哈尔滨比西安还冷,冰雪资源反而化成了一个优势资源,通过滑雪、滑冰等很多体育竞技项目,创造了一个奇迹,同时创造了很多人文的东西,比如说冰灯、冰雕大赛,甚至打造了雪乡的概念,把东北的饮食文化、温泉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风情的东西,优质地呈现出来。以冰雪为核心,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质融合在一起,打造旅游的旺季,成为中国旅游的示范高点,令人印象深刻。

节庆的灵魂是文化 在古今碰撞中筑牢连接点

谈到如何更好地激发中华传统节庆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以及强化传统文化与传统节庆的连接点时,阎建斌提到,我们经常说节庆是特色节庆,所谓特色其实就是文化。节庆的灵魂是文化,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就扎得不稳,肯定是不会长久的。因此,要做好文化IP,就是要把文化内涵和文化独特的价值做好。

从民俗来角度来说,如何挖掘好、展示好包括民族风情、礼仪、美食在内的传统习俗,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强化传统文化与传统节庆的连接点。传统的节庆背后就是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现的都是中国人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中国人最突出的核心价值观一是团圆,春节是团圆,中秋也是团圆。

清明节体现中国人的文化是什么?孝,孝为天下先。在我们的古人的崇拜中,过去我们说天地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那么能够少有延存下来的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就是孝。中国人是一个知恩的民族,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感恩今天的很多成就不是你自己创造的,是很多一辈一辈人传递下来的,为什么我们要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实际上这就是中国人价值观。

所以,节庆传统节日里面凝聚了中国人强大的精神,它不仅要和我们的传统文化连接,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传统的节庆如何和现代的文化进行连接。

中华文化促进会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西安文史馆研究员 阎建滨

举一个例子,西安过去叫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如何让今天的年轻游客来欣赏古都的文化资源?所以我们提出一个较大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如何在传统和时尚、古与今中间找到连接点,这实际上是传统节庆现在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几千年的传统节日都是在农耕文明中产生的,农村人如何过年我们非常清楚,代代相传传了这么多年,但是我们走进城市以后,中国人如何过年?

过去很多人想来西安,看看西安的地道的中国年怎么过,所以说摆在我们现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的城市如何让人知道并体验我们的年味?如何体验我们的年文化,所以2017年以后,西安推出了“西安年·最中国”,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传统文化要现代表达,要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所谓现代表达就是用现代的方式,比如说用科技、时尚的方式,西安古城墙有历史的沧桑感,但是通过光影把城墙打亮了,用现代的东西来激活传统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这几年做“西安年·最中国”的一个新的标志。所以年轻人非常喜欢来到大唐不夜城,它非常绚丽,让人梦回唐朝。

2019年,西安的旅游人数达到了3亿人次,突破3000亿的这样一个旅游收入。所以我觉得节庆活动的核心,是要把我们的文化魂做好,还要把文化展现的方式做好,这两点非常重要。

民俗节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情感纽带 将迎来创新发展阶段

民俗传统包含生态、生计、社会、信仰与道德伦理及村落文艺等五大类型。当下,民俗传统成为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重要保障,新型民俗节日为乡村及村落共同体的凝聚提供了情感纽带。在新时期下,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有哪些新的连接点,如何看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阎建滨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阎建滨表示,排名前列,说到民俗一定不能绕开乡村,所以民俗传统包括乡村节庆文化的发扬,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新型的民俗节庆和乡村共同凝聚成为了重要情感纽带。比如,城市过年和农村过年的年味是完全不同的,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下,民俗节庆也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挑战。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但却带来了乡村的空心化,很多年轻人要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儿童留在了乡村,所以乡村面临着节日的空心化问题。乡村节庆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愁的寄托,是一个新的挑战。

第二,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大量的乡村迎来了人才的返乡,在这个过程中,外出人员的重新回归、回乡创业既能让他有更好的生活,照顾家庭,又能拉动乡村产业发展,形成乡村建设的新形态,这同时也是乡村民俗节庆的一个重建过程。民俗节庆重建的本质就是节庆的创新性发展,把原来的传统节日用创新方式来呈现,同时还可以创造新节庆,比如此前文促会打造的“中国农民节”,历史上从来没给农民过节日,“中国农民节”就是新的节庆创造。

第三,民俗节庆在乡村振兴新背景,有很多机遇。节庆首先是信用,比如在打造古村落乡村旅游过程中,三月三节、火把节,泼水节等这些节日成为了旅游信用。假如没有泼水节、火把节,村落平常就是一个旅游淡季,但是正因为有了节庆,形成了传统,就助推当地人气和旅游的发展。所以民俗节庆需要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结合当下人民群众新的节庆消费需求,使用新科技、新形式、新载体,创新性发展,共同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