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分拆新天地上市:瑞安自救?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作者 | 白兆鹏
出品 | 焦点财经
12年来,至少传出过9次要分拆上市消息的瑞安新天地,这次看来是玩真的了。
近日,瑞安房地产发布公告称,建议分拆集团的商业投资物业、物业管理及资产管理业务在港交所独立上市,并以全球发售的方式进行。
在此之前,瑞安房地产还因向佛山禅城区归还项目用地而引发市场关注。
退地和分拆上市,有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称,“这都是拯救瑞安低迷业绩的重要一步”。
12年上市路
早在2009年,就有消息称瑞安房地产在谋划拆分新天地上市。
此后,瑞安分拆新天地上市的进程反反复复,2012年和2015年,就经历了两次定下入市计划后没过多久又宣布暂停的戏码。
12年过去,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焦点财经梳理发现,每次的分拆上市和计划搁浅背后,都离不开资金两个字。
2013年分拆的暂停,源于财务状况的短暂缓解。当时Brookfield以5亿美元购买可换股永久证券的方式入股子公司新天地控股约22%的权益,并允许Brookfield可追加投资2.5亿美元。
2014年,以9.65亿元出售位于虹桥天地的酒店,2015年以123亿元价格出售上海太平桥企业天地物业,“不差钱”之后,瑞安房地产暂不考虑新天地上市。
但今时已然不同往日,目前的瑞安房地产,钱袋子不容乐观。
截至2020年年底,瑞安一年内到期短债为132.6亿元,而同期现金及银行存款合计为157.96亿元。
今年6月,为偿还前期债务以及未来的经营,瑞安房地产发行了一笔总价4亿美元的5.5%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7月初,瑞安房地产发布公告称,向佛山禅城区归还岭南天地项目7号及8号土地,代价为现金补偿人民币26.53亿元。
关于分拆上市,瑞安董事会认为,瑞安新天地独立上市,将提供一个可以实现和评估其商业物业及配套业务估值的独立平台。股权投资者能够投资一个主要位于上海的纯商业物业组合,从而释放瑞安新天地的商业物业组合价值,进而为瑞安房地产创造更大价值。
上市的本质就是融资,分拆之后瑞安新天地可以独立筹集更多资本,而无需依赖瑞安房地产。
退地和分拆上市,有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称,“这都是拯救瑞安低迷业绩的重要一步”。
轻资产转型
从瑞安在内地的发展来看,其一直深耕城市更新领域,早期布局了大量旧城改造和商业地产。上世纪80年代开始,瑞安房地产就参与上海城市发展,上海新天地是其代表产品,作为商业运作提升区域价值的标杆项目,上海新天地既是较受欢迎也是零售物业租金较高的项目。
在上海新天地一炮而红之后,瑞安接连打造了武汉天地、大连天地、重庆天地、佛山岭南天地,同时也开发了上海翠湖天地、瑞虹新城等高端住宅项目。
但城市更新这一赛道从来不是‘快车道’,同时对于现金流还有很高要求,动辄百亿元的资金投入和长回报周期,使得瑞安房地产资金压力倍增,2015年,瑞安房地产净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81%,此后,瑞安房地产的营收和利润开始呈现大幅波动状态,业绩表现急转直下。
此次传出分拆新天地上市,很大程度上就和资金压力以及业绩不断下滑有关。
一般来说,由于旧改项目对于房企的实力和现金流要求较高,所以参与其中的基本是财务稳健型的房企。正是这样来自重资产运营的考量,倒逼着瑞安房地产开始轻资产转型。
瑞安在全国范围内在进一步收缩。2017年瑞安土储面积是1150万平方米,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60万平方米,缩水290万平方米。
而在今年的中报业绩会上,针对与上海市黄浦区国资(企业)各出资50%,合作开发太平桥项目一事,罗康瑞也指出:“这是瑞安轻资产方式开发业务的一个体现。”
在房地产开发后时代,增量市场已然见顶的状态下,曾经的重资产模式房企面临严峻的转型难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杀出重围,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作为典型港企的瑞安,之前并没有追求规模化发展之路,但伴随着利润率表现连年不如人意,退地与上市等一系列做法,则是企业在反思既有的资产结构后做出的应对之策。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