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碳” 你我同行|“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工作坊及资助计划说明会圆满举办

狐椒文旅 2023-03-28 16:07:2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23年3月27日,“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工作坊及资助计划说明会于北京搜狐媒体大厦演播厅举行。会议围绕民间组织如何更好的参与双碳议题传播倡导开展研讨,分享资助计划一期、二期优秀案例和相关经验,并介绍资助计划下一步的聚焦议题和相关要求。

2023年3月27日,“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工作坊及资助计划说明会于北京搜狐媒体大厦演播厅举行。会议围绕民间组织如何更好的参与双碳议题传播倡导开展研讨,分享资助计划一期、二期优秀案例和相关经验,并介绍资助计划下一步的聚焦议题和相关要求。会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公益部副部长王甲佳主持。

中华环保联合会公益部副部长王甲佳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分为线上线下双会场的形式。线下嘉宾和主持人在搜狐演播大厅进行现场分享和互动交流,探讨民间组织参与“双碳”相关议题传播倡导方面的前沿实践和思考。线上由搜狐进行双机位全网直播,同步结合嘉宾的精彩发言编辑微博互动短文和短视频,与线上观众围绕低碳传播相关话题进行互动,并在会后对会议内容进行系统分享。

大咖齐聚 助力“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闫世东出席了会议,他首先就碳达峰碳中和与民间组织参与发表致辞。他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行动。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 闫世东 致辞

闫世东号召全社会参与到落实“双碳”的行动中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公众参与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社会组织也起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随着公众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不断提升和权利意识增强,国内环保社会组织的数量及活动能力都在不断壮大。他希望各位嘉宾、专家能借助此次活动和本期资助计划的机会,集智聚力、共同行动,推动双碳与绿色低碳发展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主旨发言环节,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郑庆宝围绕“双碳”背景下的民间组织生态建设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民间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重要第三方力量,在促进不同利益相关方交流协作、提升公众意识、开展行业监督、推动政策优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郑庆宝发表主旨发言

郑庆宝表示“为了进一步发挥环保民间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促进更多的环保民间组织参与推动双碳工作,就需要构建更为系统、有效的行业生态支撑系统,为其提供深度的专业支撑、系统的传播策略辅导和持续性的资金支持,最终有效的实现公众低碳行为转变。”他希望,通过此次资助计划,发掘出更多优秀的民间组织参与到“双碳”议题的传播与倡导当中,深度激发“双碳”内容的传播和公众参与气候行动的活力,推动社会在“双碳”目标下实现综合转型。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线上参与了本次会议,他认为,在今天的时代里,气候变化领域的意识传播是千家万户的事情,需要在决策者和大众之间,还有利益相关者之间搭建起媒介和桥梁,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线上发表主旨发言

邹骥表示,我们在低碳方面的工作不能坐而论道,不能纸上谈兵,只有把自己置身于火热的实践中,才有可能对现实世界得到真正领悟,认识真正深化。我们需要虚心向第一线的工作者、实践者、机构学习,把他们实践出的真知带回到会议室的讨论,带回到媒体故事里。这个时候我们对整个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就会做出有益的和必要的贡献。

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高级项目主任荆卉则从传播倡导的角度发表了引题发言,向大家介绍了如何促进民间组织参与“双碳”议题的传播倡导,她指出,在"双碳"目标的传播和公共参与工作方面,民间组织具有独特的优势。民间组织所倡导的自治性、志愿精神,有利于发挥社会动员的能力,提升公众参与气候行动的积极性;一些民间机构对环境、低碳、气候变化等议题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为传播和倡导工作提供了内容基础;民间机构接地气、能下沉,善于辨识和解决在地问题,有利于把传播和倡导工作落到实处。

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高级项目主任荆卉发表主旨发言

荆卉表示,认识气候变化问题应以人为本,解决方案中应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源基金会将和领域伙伴一起积极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传播和公众参与的作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专题研讨 深层探索民间组织“双碳”传播倡导力

专题研讨环节

如何加强民间组织传播倡导能力建设持续性和有效性,助力“双碳”科学普及?本次会议有幸邀请到北京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传播运营经理司文俊、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经理郑晓雯、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传播总监何苗、瑞尔行为中心总经理李诗扬,以及本次对话主持人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主任倪垚,围绕加强民间组织传播倡导能力建设持续性和有效性的若干思考开展了专题研讨。

北京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传播运营经理司文俊

司文俊分享了随手拍,点亮小区垃圾分类项目。关于低碳,她表示,首先要创新对公众低碳传播科普方面的方式,比如说可以用公众比较易于理解的一些方式,可视化的视频这样的方式观众会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可以进行多元化的社会传播,同时她认为需要有一个奖励机制的引入,希望通过B端打通C端,引入这些奖励之后能够激发公众了解低碳的科普的知识,去做出低碳的选择,参与低碳,从而推动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经理郑晓雯

郑晓雯表示,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关注的重点是商业可持续,尤其是青年的传播,现在也在思考面向企业、工业、商业领域怎么做气候变化的传播工作, 我们发现关注气候行动或者回应“双碳”的目标不只是环保公益组织,还有社区里的公益组织等等,他们也在尝试回应“双碳”目标,这些机构也是未来可以撬动的群体。这是在低碳传播上可以发力的两个点。

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传播总监何苗

何苗分享了玲珑计划。她表示“双碳”和气候变化议题需要更多观众的参与和行动。而玲珑计划就是旨在发觉和培育公民气候行动的潜在领导者。关于民间组织参与到“双碳”领域最需要的资源,她表示第一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赋能,不单单是认知或者常识,更多是框架的建立,方法论的掌握,以及还有非常多在常识之外关注项目的管理。

瑞尔行为中心总经理李诗扬

李诗扬分享了气候传播的领域里,我们如何从对意识提升更多地转变成对公众实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转变趋势。我们发现周围人的行动对一个人是否采取气候行动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希望在接下来的气候传播里能把多维度的跟行为改变相关的因素加进去,这可以让气候传播更加有效。她希望接下来能够为民间组织做一些参考和铺路,同时我们也很愿意跟益起低碳的项目为民间组织在方法论上,在能力建设方面做出我们的一些贡献。

系统解读 资助计划核心成果与申报要点

随后,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就民间组织参与“双碳”的潜力与典型城市低碳出行传播倡导的探索进行了成果报告。

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发布资助计划成果

他表示,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小额资助计划是2020年中华环保联合会和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资助计划,整体思路是定位于促进民间组织以创新策略和多元视角参与双碳议题,联合会在项目中作为平台支撑性组织,希望以持续陪伴、能力建设等方式支撑民间组织更好的开展"双碳"方面的传播和倡导。资助计划每年会选一个具体的低碳议题,第一年选了低碳消费这个相对比较泛的议题,第二期聚焦的是低碳出行的议题。他分享了关于两期项目的发现,第一个是民间组织低碳议题认知方面,整体来说民间组织对双碳领域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对于具体的低碳议题的深入理解不足。另外是传播策略方面,民间组织都会有自己的传播方法,但是系统性稍微会差一点。尤其对目标群体的分析和调研,很多机构做传播之前是没有进行相关的分析的,影响了传播的效果。因此资助计划支持的项目有会要求开展前期的调查分析,以使得相关机构能够更好了解目标人群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项目设计。

活动现场

抱朴再生、山西科城、绿色潇湘 项目代表分享

接下来,会议分享了资助计划的三个优秀案例——抱朴再生: 百人百万生活打卡;山西科城: 轱辘轱辘通勤季;绿色潇湘:长沙市郊区地铁站绿色换乘项目,各项目代表向与会嘉宾分享了项目创立的初衷、目的、经验以及愿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公众低碳意识。

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部长高晓谊介绍资助要求

会议最后,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部长高晓谊介绍了“益起低碳”资助计划信息、议题侧重点和资助要求,她指出,低碳出行是促进公众参与"双碳"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这期资助计划的议题,将继续关注低碳出行。

资助项目关注申报文件中对于影响项目实施地目标受众践行低碳出行的痛点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鼓励伙伴们联合开展同类项目的机构一起申报项目,相信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她表示,本期将继续资助5-6个项目,最高金额20万,最终会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确定资助金额。

至此,“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工作坊及资助计划说明会完美结束。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民间组织参与双碳相关议题传播倡导方面的前沿实践和思考,有效加深了各环保组织之间的合作,并进一步促进了绿色低碳理念的传播。未来,“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小额资助计划还将举办更多活动,期待大家后续对“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小额资助计划的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