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调控成效显现!8月二手房均价涨幅收窄

纵横Plus 2021-09-07 11:52:4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8月房价数据出炉!多重调控下二手房市场表现如何?

2021年初,二手房市场延续去年热度,市场均价呈现上涨趋势。3月,受部分城市出台二手房调控政策影响,二手房价格短暂回落。

进入二季度,随着部分热点区域及城市市场热度攀升,自4月起市场均价连续4个月上涨,但涨幅整体逐渐收窄。

整体来看,随着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叠加前期政策的持续作用,预计接下来二手房市场大概率维持平稳运行态势,市场价格上涨预期持续减弱。

政策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成效显现

2021年8月,较高层多次重申“房住不炒”的原则,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地产金融释放房贷收紧信号,多城陆续跟进二手房参考价机制,市场预期有所转变,均价小幅回落。

12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3065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80%,同比下跌0.68%。

7月30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坚持“房住不炒” 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三稳”总基调不变,同时还强调了对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自2018年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8月31日下午15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围绕“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介绍有关情况,继房住不炒、共同富裕之后,“住有所居”将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又一主基调。

分城市等级来看,2021年8月,仅三四线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均价小幅上涨,一、二线城市市场均价延续下滑趋势。

其中,一线城市市场均价为55228元/㎡,环比下跌1.17%,二线城市市场均价为18881元/平方米,环比微跌0.08%,三四线城市市场均价为1014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4%,涨幅较上月收窄0.15%。

二手房指导价:房价涨幅收窄

2021年8月市场均价上涨城市数量较上月明显减少,且涨幅收窄,市场信心略有不足。

多城市出台楼市新政,内容聚焦限购限售升级、增值税免征年限调整等,其中西安因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触发调控政策再次加码,住房限购、限售范围有所扩大。

环比跌幅前十的城市中,上海在7月中下旬在已实施二手房挂牌核验,实施价格信息核验机制,随着政策效应逐渐凸显,环比下跌2.25%,位居跌幅榜首。

其次成都随着一、二批二手住宅小区参考价机制的持续发酵,叠加针对城市热点区域调控升级的影响,市场热度持续回落。

本月市场均价为15398元/㎡,环比跌幅为2.23%,位居跌幅第二。广州次之,市场均价环比下跌2.09%,位居跌幅第三。

西安二手房指导价落地实施后,8月二手房均价为1540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9%,同比下跌1.4%。

深圳在执行二手房指导价后,价格更是显著下降。8月二手房均价为6541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38%,同比下跌8.43%。

8月31日广州出台二手房指导价,这是继深圳、成都、无锡等地提出相应政策后,二手房参考价格政策再次出现。

一线城市二手房8月房价从同比来看,较去年同期上涨0.71%,涨幅收窄1.19%。接下来,随着广州出台的二手房参考价,以及其他一线城市前期政策持续显效,一线城市市场均价可能稳步回落。

房贷收紧:贷款额度下降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银行的房贷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个人房贷获批难度加大,在较高层和地方双重把关调控下,平稳运行将是楼市常态。

近期,多城不断传出房贷收紧的消息,甚至有市场传言一些银行暂停了部分城市的二手房贷业务。

经济日报回应表示,“并非全面停贷,市场也无需恐慌。比如北京贷款审批时间在半个月至一个月之间,属于正常的业务流程时长,并不存在‘无额度’情况。如果购房者被告知放款困难,可能与购房者自身资质不足有关。”

事实上,房贷收紧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控房价,2021年银行红线指标限制六大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40%,个人房贷占比不超32.5%。

随着政策调控,二手住宅市场热度持续回落。但整体来看,自6月以来二线城市市场均价整体维持平稳运行。从同比变化来看,同比上涨1.85%,涨幅收窄0.26%。

二线城市市场均价为18881元/平方米,环比微跌0.08%。三四线城市市场均价为1014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4%,涨幅较上月收窄0.15%,同比上涨0.99%,较上月收窄0.2%。

接下来带大家看一下全国12个主要城市8月房价的表现,其中包括3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6个新一线城市:成都、武汉、天津、南京、长沙、青岛;以及2个二线城市:昆明、石家庄。

随着二手房市场调控主战场逐渐从一二线城市下沉至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市场均价涨幅收窄,市场均价在稳定范围内波动,预计接下来仍将延续稳定运行态势。

你还想了解哪些城市的房价?欢迎留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