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中学如何改变三千多个穷孩子的命运?碧桂园这支微电影讲透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2月,天气愈发寒冷,而一部近期上线的公益微电影,却让人倍感温暖。
这部名为《国华满天下》的影片,将目光聚焦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学子,讲述了他们在追梦路上,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剧情温馨又催泪。
影片很短,仅仅10分钟;影片又很长,讲述的是两代人与命运的抗争。多年前,黄华庚、白刘黎、贾配洋三位贫困学子先后来到国华纪念中学就读,并在入校后的手写信中表明心志。多年后,他们志向不移,有人成为律师,有人成为扶贫干部,有人成为科技工作者...昔日梦想一一成为了现实。
共同的身份:“国华人”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在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研究生贾配洋作为特邀嘉宾出现在演播室直播现场,紧张之余,他翻看着两张照片,那是影响他一生的两个人:一个是留守童年里陪他成长、对他寄予厚望的爷爷,一个是帮他战胜挫折、坚定航天科研理想的高中老师。后者离不开他在国华的学习岁月,也是在这时,贾配洋在心中根植了“用知识建设祖国”的理想。
甘肃陇西县云田镇杜家坪村,正在号召村民们响应发展特色农业的驻村排名前列书记白刘黎留意到了一位孤单的留守小姑娘,这让她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从小被收养,5岁那年养母去世,不幸的命运让她孤僻少语。直至来到国华,语文老师发现了孤僻的她,于是在作文后面标注了鼓励的话语,这些友善的小动作让她心中冰霜融解,逐渐打开心扉。
上海的一座摩天大厦里,大律师黄华庚刚接待了一位寻求法律援助的大娘,看着大娘大口喝水的动作,黄华庚想起了19年前的自己:那是他排名前列次走出大山,去往国华中学报道。于抵达车站,迎接他的国华老师递上一瓶水,他一饮而尽。彼时,他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喝水需要花钱...为了让这些贫苦孩子树立自信,国华的老师们带他们拆电脑,参观五星级酒店,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个不同的命运遭遇,都在国华纪念中学迎来了命运转折。这所由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和联席主席杨惠妍依法捐资兴办的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每年都会招收200名家庭生活贫困、学习成绩优异、品质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承担他们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同时提供助学金直至他们完成本科、研究生、博士等所有学业。
自创办至今,已有逾3000名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先后成为了“国华人”,其中包含912名硕士,177名博士。他们在这里重燃希望,受碧桂园“教育精准扶贫”之益,用知识改变命运。走上社会后,又成为了回馈社会最多的人才。
共同的追求:回馈社会
黄华庚就是秉承感恩之心、积极回馈社会的“国华人”之一。去年,黄华庚资助的一个来自湖南郴州的贫困学子顺利考取了长沙理工大学,这让他十分高兴。今年,湖南省司法厅来到上海招募援助律师,黄华庚更是排名前列时间报了名,不久前刚拿到聘书。尽己所长、帮助别人,是黄华庚目前正在做的事。
白刘黎也是如此。今年6月,结束记者生涯的白刘黎回到家乡,在杜家坪村任职排名前列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谁家孩子要上学,谁家可能因病返贫,都在她的工作范围之内。同时,她还计划在任期内为乡民修一条好路。
贾配洋则走上了科研的赛道,专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研发,目前已有多项核心算法技术成功落地。潜心科研,矢志报国,是他所选择的回报社会之路。
事实上,走在回馈社会路上的国华学子不胜枚举。其中,妇产科医生朱春凤正以“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方式回报社会;出生猎人之家的林新运则回乡开办了一家绿色食品公司,期待带领村民们一同致富;记者李宁怀则回乡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扶智扶志,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这是国华纪念中学校碑上的一句话,字里行间透露着创办者对寒门有志学子的殷殷期望,也影响着一代代的“国华人”。
这里的创办者就是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2002年,杨国强拿出当时的一半身家2.6亿元,创办了国华纪念中学,他嘱托校领导和教师,学校的教育追求决不仅是考上大学,而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得益于此,来到国华的学子们,不仅获得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也拥有了一段意义非凡的人生经历。在这里,没有“贫困生”、“非贫困生”之分,尊严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除雄厚的师资力量外,学校还建有高标准的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等,学习氛围浓厚...俨然一个温暖的家。
杨国强曾为学校写下如此寄语:“立校办学的目的,是让年轻俊彦从拥有知识开始,继而拥有高尚的品格和灵魂,以建设国家和回报社会为终点。我真诚希望每一个走出国华纪念中学的学生,铭记‘既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为终生追求’的价值观。”
十多年来,这些理念一以贯之。随着国家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这所慈善高中的做法也远远超出了物质帮扶层面,在人格和精神层面对贫困学子的全方位培养同样十分突出。与国华学子有过接触的人对焦点财经感慨,在这些孩子身上,看不到与贫寒相关的自卑,反而满是家国情怀。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社会里,只有精神脱贫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教育既能扶智,又能扶志,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作为深耕教育扶贫的代表企业,碧桂园在创办国华纪念中学之外,还积极通过设立教育助学金、乡村教师培训、改善办学条件等举措推进这项事业,无数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由此改变,从根源上防止了返贫。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碧桂园”携手并进,构筑美好生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