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前有了“左膀右臂” | 深读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作者 | 王泽红
出品 | 焦点财经
中交系地产板块,迎来新的人事变动。
6月7日,中交地产(000736.SZ)召开了一次干部大会,宣布了两项任命:
聘任汪剑平为总裁;
聘任孙卫东为执行总裁。
之前,总裁职位一直由董事长李永前兼任。
此次变动,是中交集团地产板块人事调整的延续。从架构上来看,中交地产是中交集团的孙公司,中交房地产集团的子公司。
今年2月份,彭碧宏退任中交房地产集团董事长职位,由原中交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芮捷接任,同时芮捷还担任中交集团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成为中交集团地产板块的“一把手”;李永前则出任中交房地产集团总经理担任二把手,兼中交地产的“一、二把手”。
“新人”汪剑平
继上级单位调整后,中交地产也随之变动,李永前将总裁职位让了出来。辞任总裁后,他仍继续担任中交地产董事长、党委书记、战略与执行委员会召集人、提名委员会委员。
对于中交系的人事架构,有网友直呼看不懂:“中交集团房地产事业部>中交房地产集团>中交地产,有点复杂,搞不明白!;另外,一个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一个房地产集团总经理,可见人事复杂啊!”
相比以往,此次调整显得似乎稳当许多,因为李永前还是董事长,只是辞掉了总裁职位。而在过往几年,中交地产董事长几乎是一年换一任,从2017年到2019年,经历过蒋灿明、赵晖两任董事长,直至2020年李永前接任至今。
总裁职位也是频繁变动,耿忠强2019辞职后,李永前从绿城中国执行总裁岗位被调回接任,如今又调整为汪剑平。
从履历上来看,汪剑平先前并非是中交系成员,曾历任北京华星置地、中国华星置地、华星集团、北京汉华亚信,葛洲坝集团房地产副总经理等职务。
关于汪剑平的信息,网上很难找到,只能从其过往履历中寻找,现年52岁。耐人寻味的是,中国能建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葛洲坝的申请,已于4月19日获中证监受理,而葛洲坝旗下地产等板块也传出将归能建直管,具体落定时间待定。
焦点财经曾从不同信源特别获悉,葛洲坝集团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助理、武汉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黄延胜已于3月履新华融旗下地产板块,任华融实业武汉公司总经理。
汪剑平与黄延胜的职业生涯走出了相似的路线。两人职级相差不多,在中国葛洲坝集团房地产公司时任总经理助理,去年9月底,汪剑平被任命为副总经理,距今不足一年。在中国能建吸收合并葛洲坝之际,汪剑平也未留在葛洲坝,而是履新中交地产总裁之职。
汪剑平的搭档孙卫东则是“老中交人”,年龄与其相当,历任中房地产(“中交地产”前身)董事、总经理,中交房地产集团总经理助理,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兼),中交地产副总裁等职务,如今当选为执行总裁。
二人的上任,也意味着李永前有了“左膀右臂”,可以分担压力,甚至是改变中交地产当下的局面。
业绩与红线压力
在绿城的5年,李永前见证了其规模从百亿到千亿再到2000亿的突破。接任中交地产董事长之后,他一度表示要“复制绿城中国、创新中交地产”,效仿其轻重资产并举的开发模式,还曾定下"2019年冲刺350亿,2020年冲刺500亿,2023年远在千亿之上"的目标。
在此规模目标下,拿地成为了中交地产2020年的主旋律,全年新增土地30宗,相比2019年的15宗翻倍,土地购置总价款高达535.80亿元,由于土地支付款的增加,导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288%至-187.4亿元。
2020年,中交地产虽然以533亿元的销售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但整体业绩却并不理想,营收123亿元,同比下降12.54%;营业利润五年来出现首次下滑,同比下降18.21%至14.64亿元;归属股东净利3.47亿元,同比下降35.92%。
按照“三道红线”标准来看,截至2020年底,中交地产净负债率296.4%,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83.4%,“三道红线”踩中两条,位列“橙档”。
这是李永前接掌中交地产后交出的第二份业绩报告,也是该公司近四年净利跌幅较大的一年。当然,其中不乏疫情因素的影响。
进入2021年排名前列季度,中交地产直接亏损1.42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对此,中交地产解释道,由于去年拿地数量和面积超过以往年度,多数项目处于前期开发阶段,所需人员及开发建设所需外部借款增加,管理费用和费用化利息增加。此外,达到预售节点的项目同比增加,导致销售费用相应增加。
压在李永前肩膀的担子不可谓不重,一边想要实现规模扩充,另一边又面临盈利下滑难题和 “降档”任务,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也是对汪剑平和孙卫东的考验,因为2021年被中交地产视为进军千亿目标的奋斗之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