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老板的“孤注一掷”:以股代息、个人借款、底部增持,救企业还是救自己?

焦点财经Focus 2023-08-23 18:58:4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据搜狐财经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旭辉、恒大、禹洲、碧桂园、龙湖、融创、富力、当代置业、德信中国、世茂股份等房企的掌门人,通过股东注资、无息借贷、增持股票、以股代息、债转股等方式支持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出品|搜狐地产&焦点财经

作者|陈盼盼

编辑|吴亚

“金科就是我的生命!”

2019年4月,金科地产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黄红云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将这句话立在大屏幕上。彼时,孙宏斌正在争夺金科控制权,最终黄红云成功阻击了孙宏斌。

近期,金科被债权人申请重整、面临退市风险,黄红云再次拉满“求生欲” ,从真金白银增持股票、到引进战投、再到释放引入中金工作组等消息,直至将金科拉回退市边缘。

黄红云这一系列表态、行动不仅感染了投资者,还让市场看到金科涅槃重生的可能。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地产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成为不少房企真实写照。当中,有些房企老板不见得都如黄红云一般将企业视如生命,却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出钱出力,试图将企业拉回正轨。

据搜狐财经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旭辉、恒大、禹洲、碧桂园、龙湖、融创、富力、当代置业、德信中国、世茂股份等房企的掌门人,通过股东注资、无息借贷、增持股票、以股代息、债转股等方式支持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

不过,在企业负债累累、信用危机频现的当下,房企老板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过度关注。比如,先减持股份或出售资产套现,再向房企提供无息借贷的方式被质疑为“贾跃亭套路”。

房企老板“花式”输血

电影《孤注一掷》中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人有两颗心,一个是贪心,一个是不甘心。”

在地产行业遭受前所未有大挑战的这两年,市场能看到很多老板最真实的一面:有人逃避拖延,有人了无音讯,有人无奈躺平,也有人不甘心,选择在企业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且“站出来”的方式各异,种类繁多。

其中,较为直接的方式即股东注资。在恒大爆发债务危机之初,许家印就透过变卖豪宅、私人飞机等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在2021年7月-11月期间累计向恒大注入超70亿现金,帮助维持集团庞大的基本运营。当时,有网友表示,“许家印还算是个汉子”。

无独有偶,同年 11月,旭辉宣布供股募资16.73亿港元,其大股东林氏家族以认购新股的方式向集团注资并,并最低认购比例超过5成,最多愿意全部买单。

换言之,这次供股不管认购情况如何,大股东都愿意兜底认购,确保供股募集款项的到位。最终,林氏家族及多家长线股东额外申请超额认购。

不仅如此,林氏家族还通过连续增持旭辉股票的方式,以实际行动向市场传递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年内,旭辉大股进行十余次增持,耗资超5000万港元。

搜狐财经梳理发现,大股东出手增持自己上市公司股票,是最常见的“自救”方式。在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这三年,有两个时间段出现房企大股东密集增持股票的现象。

一是2021年下半年。彼时,偿债潮来临、销售压力逐渐增大,房企流动性危机开始蔓延。在此背景下,地产老板纷纷增持自家公司股份,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

据克而瑞统计,2021年9月-12月三个月内,就有17家房企的大股东等通过对公司股票进行增持。其中,碧桂园杨惠妍在11月累计增持碧桂园股票不小于1761万股,总金额1.28亿元;力高集团黄若虹、德信中国胡一平、宝龙地产许芳华、佳兆业郭英成等掌门人亦有进行不同程度的增持。

二是2023年上半年。随着地产行业持续动荡、地产股长期下跌,今年多家A股上市面临退市。这倒逼世茂股份、金科控股、新华联等房企大股东进行底部增持, 在短时间刺激股价拉升,避免陷入1元面值退市境地。

图片:2021年9月-11月部分房企股东增持情况,来源:克而瑞

相较于股东注资、增持股票,大股东以增持股票代替收取现金分红,即“以股代息”,属于比较新的“输血”方式。2022年8月,龙湖宣布,创始人兼前两大股东选择以新股形式收取2021年度末期股息,两者合计新获发股份约2亿股。此举可为龙湖节约现金开支约55.57亿港元,相当于大股东出资“输血”55亿港元。

此外,债务重组是出险房企化解危机关键的一步,也是恢复正常经营的第一步。为此,房企老板们倾力支持,确保债务重组方案尽快落地。比如,禹洲集团在债务重组方案中提到创始人林龙安及夫人、现任董事局主席郭英兰表态,将动用出资支持重组事宜,包括将其持有的优先票据悉数转股、促成债务偿还优先级别降为次级,或其他有利于计划债权人的措施;以及拿出若干股份进行质押,为短期票据持有人提供增信。

近期,恒大汽车宣布,恒大集团、许家印及丁玉梅等曾向恒大汽车提供的借款208.95亿港元,将按照每股3.84港元定价实施债转股,变成恒大汽车的股权投资,即以债转股的方式抵消欠款。

“无息借贷”方式引争议

除了上述四类“输血”方式,房企老板还偏爱以提供无息借贷的方式支持上市公司。

比如,2021年10月,当代置业董事会主席、控股股东张雷和总裁张鹏在2021年10月表示,有意向集团提供约8亿元的股东贷款。紧随其后,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控股股东孙宏斌拿出4.5亿美元,以无息贷款的形式支持融创经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板借钱给自家企业没有费“一兵一卒”。比如实施“双老板制”的富力地产。 2021年9月,富力主要股东李思廉、张力先是出售物业公司,再用回款向富力提供80亿港元股东无息借款。此举在当时广受业内好评,引发富力股价连续两日上涨。

无独有偶,去年12月,碧桂园宣布,董事会联席主席、执行董事杨惠妍向其提供50.55亿港元的无抵押免息借款,借款初始期限为3年零1个月,且可由订约双方于届满前以书面形式进行延长。该笔股东贷款金额与稍早前杨惠妍减持碧桂园服务股票的套现金额一致。

也因此,有投资者质疑,老板们大手笔解囊相助背后的藏着自我保护的“小心思”。

这类怀疑并非空穴来风。“下周回国”贾跃亭被视为无息借款的开山鼻祖。当年,贾跃亭姐弟在乐视股价巅峰时期,抛售近百亿的乐视股票套现,再承诺以无息贷款方式借钱给乐视。最后的结果是,因贾跃亭拒姐弟绝履行借款承诺,北京证监局对二人采取监管措施。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更是公开提醒出险房企老板们,要认认真真解决当下困境,不要玩“金蝉脱壳”的小把戏。

对于无息借贷的方式,有业内人士称,先减持套现再借给上市公司,是将股权升级为债权,这便于保全个人资产。

对此,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确实有老板在企业状况变差之前,将股票减持套现或者抵押融资,然后再借给自己的企业,将自己从公司股东转换成公司债主。如果企业面临破产清算,其债权清偿顺位要优于股权。那么,借款对应的这部分资产反而更安全,也是老板自我保护的措施。”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于瀚坤律师亦指出,“到破产清算程序时,对于公司原有大股东给公司提供的无息借贷,若无抵押担保等法定优先性情况存在,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其债权性质一般会被认定为普通债权,能被偿还的概率较低”。

“因为依据《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需要先偿还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社会保险、和破产人所欠税款等费用,然后才是清偿普通破产债权。”于律师向搜狐财经如是表述。

在独立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看来,于房企而言,大股东提供无息贷款大概率是想渡过难关。“像碧桂园之类的房企其实是阶段性周转问题,只要能渡过这一关,后续情况就好解决了。所以有些老板愿意借钱给房企先垫一垫,解决问题之后再退回来。”

今年3月,融创公布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显示,为支持“债转股”方案,孙宏斌上述4.5亿美元个人贷款将根据可转换债券相同的条款,转换为融创股权。

这意味着,孙宏斌将个人资产与融创进一步绑定,同时也令孙宏斌作为融创控股股东的地位更加牢固。

有投资者感叹称:“不得不承认,老孙是个考究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