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绿增绿补绿 先绿起来再美起来

搜狐焦点呼和浩特站点 2019-04-30 09:43:34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019年,我市园林部门继续加大庭院绿化工作力度,通过见缝插绿、增绿补绿等方式,为市民提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

原标题:见缝插绿增绿补绿 先绿起来再美起来 小区绿化 家门口的绿色福利

植物能通过色彩、质感给人最直接、最强烈的美感,它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与噪声,还能够创造优美的环境,给居民带来回归大自然的舒畅感觉。2019年,我市园林部门继续加大庭院绿化工作力度,通过见缝插绿、增绿补绿等方式,为市民提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

在新城区山水小区大门口,一块“首府园林式居住小区”的牌匾很醒目。迈进小区,绿意扑面而来。只见楼与楼之间绿树成阴,正在楼下散步的居民张先生说:“我们选房时就是被这里的绿化吸引了,现在,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在小区里走走,满眼的绿,让人心情倍儿爽。”

轻工花园小区绿化环境

张先生说,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我市开始重视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环境建设方面的因素。市民居住观念的更新,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绿化也成了考量小区居住综合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让更多居民能像张先生这样下楼就能享受绿色有氧的美好时光,2018年我市各大住宅小区陆续启动庭院绿化工作,增加绿化面积。园林部门根据相关要求,由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自愿申报,在区(县)园林绿化部门初评推荐的基础上,经市级园林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居住区进行全面检查考评后,为达标小区颁发园林式居住区奖项,促进各个小区园林绿化发展,让更多居民提升养绿、护绿意识。2019年,我市将对庭院绿化工作持续推进,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补种和新种措施,继续为居民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

4月28日上午,在新城区锦绣园小区,几名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小区内的绿化带进行补种。在现场记者看到,原本小区的绿化带植物较为稀疏,有的因为小区居民的踩踏已经形成一条条黄土小道。

“锦绣园小区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150平方米,经过我们走访了解,小区内绿化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缺损,需大量补植。2019年锦绣园小区被列入庭院建设项目,我们前期进行了垃圾清运、平整土地、开挖树坑等工作,计划在这里栽植国槐、山桃、云杉、樟子松等乔木774株,栽植丁香、桧柏、珍珠梅等灌木2612株(丛),栽植紫丁香、水蜡等绿篱2153平方米。”新城区园林局办公室主任阿茹罕介绍。

吉利小区绿化后环境舒适

在沁丰园小区,一些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据了解,位于呼伦贝尔北路与110国道交会路口东南角的沁丰园小区,占地面积178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原小区建成后无绿化。2019年被列入庭院建设项目后,新城区园林局首先进行了垃圾清运、平整土地、开挖树坑等工作,计划在这里栽植国槐、山桃、云杉、樟子松等乔木三百余株,栽植丁香、桧柏、珍珠梅等灌木八百余株(丛),栽植紫丁香、水蜡等绿篱3000平方米。

新城区园林局局长史晋光介绍,庭院绿化计划,首先采取见缝插绿、拆违还绿、能绿则绿的措施,不断推进老旧小区绿化进度,提升城区整体绿化水平,有效完善城市绿化生态框架。为增加树种多样性、让小区绿化色彩层次更加丰富,园林部门将继续引进彩叶树种、繁花类植物,先绿起来再美起来,在不影响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尽量栽植多样化的树木,进行小区绿地规划栽种,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栽植补植,让小区环境更优美,居民生活环境更随心意。

小区环境绿化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很多小区没有绿化的居民也渴望在小区内栽种植物。

赛罕区书香门第小区居民常女士表示:“我们小区共有5栋楼,院里没有绿化,我想知道小区的绿化栽植归哪管?小区很多居民都想通过栽种绿植扮靓自家的小区。”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我市很多小区内绿化面积较少,想通过栽种植物装扮小区的居民也不在少数。

针对居民的诉求,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凡有绿化需求的小区可通过物业或办事处向所在地的园林部门申请。经园林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后,只要条件允许的,园林部门都会无条件提供苗木。每一处绿地,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绿地得来不易,园林部门呼吁居民从身边增绿做起,通过认养管护小区的一株树木、一块草地,经常为它们浇水、除草,让身边的花草树木茁壮成长。

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全市公共绿化的不断完善,不管是新建小区还是老旧小区,随处可见的绿植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特别是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首府市民的文明意识逐步提高,“爱绿护绿,保护环境”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爱绿护绿的队伍中来。相信不久的将来,郁郁葱葱、精致优美、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会成为首府百姓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